emsp;现在天下太平,就造这么一座宫殿,哪能算浪费呢?”
独孤后当天就回了话,让杨素别担心,她自有办法解决。
过了些日子,隋主杨坚亲自到仁寿宫转了一圈。
这一看,他更觉得宫殿太奢华了。
他把杨素叫来,质问他:“我让你督造这宫殿,是觉得你老成又谨慎,能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建造的规模。
你怎么把它造得这么华丽,这不是让我被天下人埋怨吗?”
杨素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扑通”一声跪下,低着头,不停地磕头谢罪。
可隋主根本不搭理他,径直往偏殿走去,打算在那里休息一会儿。
其实啊,这杨素也是想把宫殿造得气派些,好讨隋主欢心,没想到弄巧成拙。
不过独孤后既然说有办法,说不定杨素还有转机。
只是此刻的隋主,满心都是对这奢华宫殿的不满,也不管杨素的狼狈模样,自顾自地走向便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素心里七上八下,怕被皇上狠狠斥责。
封德彝悄悄跟他说:“您别太担心!
等皇后一到,肯定有好消息。”
这话刚说完,就有人来报:“皇后到啦!”
杨素赶紧迎上去,独孤皇后好言安慰了他一番,之后就进去见隋主了。
杨素可不敢跟着进去,在外面等了好一会儿,才接到旨意让他进去。
隋主坐在上面,还没开口呢,独孤后就在旁边柔声说道:“您知道我们夫妻俩上了年纪,没什么乐子,所以把这宫殿装饰得这么漂亮,让我们能安享晚年,您真是又忠又孝啊。”
从这“我夫妇”三个字,就能看出独孤后权势大、受宠呢。
隋主虽然没直接夸杨素,但脸色明显缓和了,跟之前的严厉判若两人。杨素赶忙跪下拜谢。
独孤后接着又替杨素求情,说:“皇上,杨素费心费力把宫殿建好,功劳不小,您就赏赐他点东西吧。”
隋主点了点头。
于是,就有旨意下来,赐给杨素钱百万缗,绢三千匹。
杨素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赶紧再次拜谢。
他知道,多亏了独孤后的美言,自己才逃过一劫,还得到了这么丰厚的赏赐。
以后啊,更得好好为皇上和皇后效力了。
杨素又对独孤后说:“老臣没什么功劳可说,要说监工干活勤快,还得是封德彝最突出。”
哎,这佞人入朝,杨素可真是罪魁祸首啊。
独孤后点点头,说:“德彝自然会另外赏赐,你就别推辞这赏赐了。”
杨素谢过赏赐就退下了。
没多久,诏书下来,提拔封德彝做了内史舍人。
从那以后,隋主杨坚常常去仁寿宫,每次出门都和皇后一起。还派了宫女到仁寿宫常住,让她们负责洗漱、膳食、打扫这些活儿。
宫里人不够,就随时挑选新人进来。
你说这隋主杨坚,也被外物迷惑了,渐渐开始贪恋声色了。
唉,习俗这东西能改变人,就算是中等资质的君主也难以避免啊。
有一回,杨坚到了仁寿宫,看着那些忙碌的宫女,不禁对身边的独孤后说:“这宫里添了这些人,倒也热闹了些。”
独孤后皱皱眉头,说:“陛下可别只顾着这热闹,别失了分寸。”
杨坚笑了笑,说:“皇后放心,我自有分寸。”
话说回来,之前隋朝平定江南的时候,得到了陈叔宝的屏风,把它赏赐给了突厥的大义公主。
这大义公主就是千金公主。
大义公主做了都蓝可汗的可贺敦,之前虽然改了姓杨,但这终究不是她的本意,不过是暂时救急,勉强认了。
这天,那屏风送到了大义公主面前。
她看着这屏风,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旧日的伤感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
她越想越难过,心中感慨万千。
她叫来身边的侍女,说:“拿笔墨来。”
侍女赶忙把笔墨备好。大义公主提笔,在屏风上写下了因阵亡之事有感而发的诗。
她一边写,一边想着自己的身世,眼中满是哀愁。
就这样,大义公主特借阵亡作诗,书入屏中。
诗里写道:
盛衰如朝露,世事似萍轻。荣华难久守,池榭终夷平。
富贵今何在?徒留画里形。杯酒无欢意,弦歌少韵声。
我本皇家裔,飘零入虏营。一朝观兴废,悲喜意难平。
千古皆同此,非吾独显名。唯有昭君事,远嫁最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