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两家人异口同声。
虞寄听完陈述,只说了一句话:“邻里之间,和为贵。”
两家人立刻握手言和。
更神奇的是,当地人立誓时只要说“以虞寄之名”,就没人敢违背。
有商贩说:“我要是缺斤短两,就对不起虞大人!”
顾客听了就放心购买。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能出这样一位高士,真是百姓的福气。
史家记载这段时,都不吝赞美之词,认为他堪称当世第一流人物。
可惜好景不长。陈主顼太建十一年,这位令人敬仰的长者终于在故乡病逝。
且说留异、陈宝应二人伏诛后,唯独周迪还在东兴一带流窜作乱。
这个漏网之鱼,成了陈朝的心腹大患。
程灵洗都督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他率军从鄱阳抄小路突袭,打了周迪一个措手不及。
“将军神机妙算!”
副将兴奋地报告,“敌军已溃不成军!”
周迪带着十几个亲信逃进深山。
他们在山洞里躲了几个月,日子过得提心吊胆。
“大人,这样躲着不是办法。”
一个亲信说,“不如派人去买些鱼虾改善伙食?”
这一买就出了事。
临川太守骆牙的手下在集市上抓住了采买的人。
“想活命就带路。”
骆牙冷笑道,“否则现在就送你去见阎王。”
骆牙派精锐伪装成猎户,跟着向导进了山。
“周将军,山里有野味!”
他们故意大声吆喝。
饥肠辘辘的周迪果然中计,刚走出藏身处就被按倒在地。
建康城的朱雀观前,三颗人头高高挂起。
百姓们拍手称快:“这些祸害总算除掉了!”
西南边境终于恢复了太平。
但陈蒨的烦恼还没结束。
江陵城里,后梁主萧詧仗着北周撑腰,始终是个隐患。
有大臣建议:“陛下,不如趁势出兵?”
陈蒨摇头:“北周虎视眈眈,不可轻举妄动。”
萧詧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的地盘小得可怜,城池破败不堪。
“主公,咱们连军饷都发不出了。”
管家愁眉苦脸地说。
萧詧只能望天长叹:“天要亡我萧家啊!”
小主,
没过多久,萧詧背上长了毒疮。
御医束手无策:“主上这是郁结于心所致。”
在病榻上,萧詧把儿子萧岿叫到跟前:“守住祖业...哪怕...只剩...一城...”
话没说完就断了气。
萧岿继位后,追封父亲为宣帝。
但所谓的“大保”年号,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陛下,永嘉王萧庄在齐国病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萧岿苦笑道:“萧家的气数,真的尽了。”
陈司空侯安都平定西南后,回到京口镇守。
朝廷加封他为征北大将军,食邑增至五千户。
功成名就,他渐渐得意忘形。
他的府中养着大批文武幕僚,每次设宴,宾客多达千人。
手下将领仗着他的权势,横行不法。
朝廷派人查问,这些人便逃回安都府中,寻求庇护。
陈主蒨生性严厉,最恨臣子目无法纪。
听说安都包庇罪犯,心中不满。
可安都浑然不觉,依旧我行我素。
一次宫中饮宴,安都喝得兴起,竟不顾君臣之礼,斜倚着身子,醉眼朦胧地看着皇帝。
陈主蒨皱了皱眉,却没说话。
酒过三巡,安都忽然笑道:“陛下,如今这日子,可比从前做临川王时快活多了吧?”
语气里满是得意,仿佛皇帝的位子是他送的一样。
陈主蒨沉默片刻,淡淡道:“虽是天命所归,但也少不了明公的功劳。”
安都听了,更加欢喜,趁机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把宫中的供帐水饰借我一用?”
陈主勉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