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84章 江陵城破有余波 后梁初立起风云

第184章 江陵城破有余波 后梁初立起风云

一打听,才知道江陵已经被西魏攻陷了。

  他就继续进军到了长江边。

  这时候,郢州刺史陆法和,直接把整个郢州都献给了北齐。

  哼,都说他会使幻术,原来也就那样,该投降的时候一点都不犹豫。

  齐呢,就立了贞阳侯萧渊明为梁王,还让上党王高涣带着兵护送他,往建康进发。

  这边,萧绎的第九子晋安王方智,从江州刺史任上回到了建康。

  王僧辩和陈霸先商量了一下,决定拥戴方智当梁主。

  这方智才十三岁,就这么登上了皇位。

  王僧辩就跟陈霸先说:“咱得好好辅佐这小皇帝。”

  陈霸先点头道:“那是自然。”

  于是,王僧辩被任命守官太尉,还录尚书事,领中书监,兼骠骑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

  这官职一大串,权力可不小。陈霸先则守官司空,还加了征西大将军的职衔。

  有人就说了:“这王僧辩和陈霸先可得齐心协力,才能把这梁国稳住。”

  另一个人也附和:“是啊,小皇帝年纪小,就靠他们俩了。”

  在这之后,朝廷还追尊皇帝的生父萧绎为孝元皇帝,给他定的庙号是“世祖”。

  正在兴绝继废的节骨眼上,突然北齐尚书邢子才快马加鞭地赶来了。

  他带着书信,是给王僧辩的。

  王僧辩赶忙把信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信里写道:“贵国没了旧君又有了新君,看得出您十分忠义。

  不过听说新立的君主年纪小,挑不起这大梁。

  贞阳侯是梁武帝的侄子、长沙王的后人,论年纪、论威望,都能保住金陵。

  所以我们把他立为梁国君主,送回贵国。

  您应该安排好船只,去迎接新君,大家齐心协力,一起谋划好未来。”

  王僧辩看完,又惊又疑。

  这时候,邢子才又拿出一封信,递给王僧辩。

  这信是萧渊明写的,信里求王僧辩派兵去迎接他。

  王僧辩犹豫了好一会儿,然后对邢子才说:“新君主的位置已经定了,不能再换啦。

  烦请您回去帮我带个话,就当我这是口头书信了。”

  邢子才听了,又开始劝王僧辩:“王大人啊,贞阳侯确实更合适,您就再考虑考虑。

  这对咱们两国都有好处,梁国也能更安稳些。”

  王僧辩却很坚决,摇了摇头说:“不行,主位已定,这事儿没商量。”

  邢子才还是不死心,继续说道:“王大人,如今局势复杂,贞阳侯有北齐支持,若您能迎他为君,说不定能避免很多纷争。”

  王僧辩皱着眉头,语气坚定:“不管怎么说,新君已立,这是不能更改的。

  我不能做违背忠义之事。”

  见王僧辩如此坚持,邢子才无奈之下,又把话题引回信上:“王大人,您再看看这萧渊明的信,他言辞恳切,也是希望能为梁国效力啊。”

  王僧辩把信往旁边一放,说:“我心意已决,这信也不用再看了。

  我还是那句话,主位已定,不可更改。”

  邢子才叹了口气,知道一时半会儿是劝不动王僧辩了。

  不过他还是不甘心,最后又劝了一句:“王大人,您再好好想想,这事儿可关系着梁国的未来啊。”

  王僧辩摆摆手,说:“不用想了,烦君复报,以口代书。”

  邢子才没办法,只能作罢。

  王僧辩随后又写了一封信,答复萧渊明,让邢子才带回去。

  信上是这么写的:“新君主是受命于先帝,从正统继承而来。

  明公您要是能入朝,一起辅佐王室,

  那伊尹、吕尚那样的重任,大家都会觉得非您莫属。

  但要是您一心想当君主,那我可不敢听从您的命令!”

  写到这儿,这事儿暂时就告一段落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