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142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

第142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

部办事,直接越过了内阁,乃至皇帝都可以蒙在鼓里。

  如今内阁众人逐渐与皇帝站到一起后,这场延绵近百年的阁部之争,便日益焦灼了起来。

  所以,这些时日的不顺。

  交织着新旧之争、阁部之争、乡党之争、南北之争、学派之争(103章提到王阳明入孔庙),情况变得尤其复杂。

  在这种复杂的境况下,区分立场,就是最紧要的事情。

  朱翊钧在马自强任礼部尚书以后,频繁试探其态度。

  就是想看看,这位分别在新旧、在阁部、在乡党之间,各是什么立场。

  今日同样也不例外。

  马自强被皇帝点了名,毫不含糊地走了出来。

  先是行了一礼,而后恭谨答道:“陛下,臣以为刘给事中说得在理,身为辅臣,哪怕无心之下,恐怕也少不了阿谀之辈趋附,动摇科场公平。”

  一众廷臣,不少纷纷点头。

  朱翊钧饶有兴致看着马自强,等着他的下文。

  只听马自强顿了一下,而后继续说道:“非但辅臣,臣以为,臣等六部、三院两寺,各部司堂官,同样位高权重。在任期间也当受此一限,禁绝子侄参考!”

  这话一说,一众言官纷纷击节称赞,心中仰服不已。

  只有各部堂官眼皮一跳,面色扭捏不自在。

  马自强将众人神情收入眼底,忍不住冷哼一声。

  各部堂官这个范围就大了,六部尚书、侍郎,各寺的卿,翰林院、都察院两院的掌事、乃至一众巡抚、府尹有一个算一个。

  他这话就是赤裸裸地明着支持,暗里反对。

  开玩笑。

  他大儿子马怡、小儿子马慥,也就这两届就要开始考进士了。

  他马自强这时候距离阁臣也就临门一脚,万一到时候坑了儿子怎么办?

  退一步说,王崇古好歹还是自家党朋,两个儿子也要会试,他作为叔伯哪好意思拖后腿——但凡言官说个只有首辅禁考他都还犹豫一下。

  众人神色各异之际。

  刑部尚书王之诰突然出声:“如今只是论辅臣的子嗣,大宗伯不要胡乱扩大范围嘛。”

  “这禁绝范围一大,实施起来有悖人情不说,也不现实。”

  “大宗伯若是想藉此反对,不妨明着反对,也显得坦荡,要知道,陛下最不喜言之无物之人了。”

  皇帝的回旋镖来了。

  众人神色古怪。

  听了这话,朱翊钧不由轻咳一声,将众人视线引了回来。

  他摆了摆手,让马自强先回班列。

  转而又看向今日领班的高仪:“先生,您是右揆,对此怎么看?”

  廷议嘛,该说话的人,自然得一一表态。

  众人纷纷朝高仪看去。

  高仪连忙出列:“陛下,臣是辅臣,此事理当避嫌。”

  说罢,躬身拜倒。

  与此同时,群辅吕调阳、王崇古不约而同出列下拜,表明态度。

  这也是三人整场廷议都没说话的缘故。

  等高仪将两位同僚摘出去之后,高仪顿了顿,才接着说道:“不过既然陛下问及……臣又无有兄弟子侄,孑然一身,正好便说上两句。”

  这就是无敌之人了。

  不仅没子侄,还是个老光棍,以后显然也不会有子侄,这自然就没了回旋镖的风险。

  都没嫌了,也就没什么好避的了。

  朱翊钧示意高仪继续说。

  高仪轻咳一声,缓缓道:“陛下,刘给事中说得在理,我等身为陛下辅臣,旋日月周转,伴星辰左右。”

  “无论是考官、经义、策论,或多或少都受我等影响,难保毫无偏倚。”

  “子侄参考,更不敢妄言定然公正。”

  “尤以我等借陛下之势而碍科场公道,实为不忠。”

  这算是公道话,但众臣都静静看着高仪,等着那句转折。

  果不其然。

  高仪话锋一转,叹息道:“但子侄若是确有其才,有心科举,为人父母,又岂忍心断其前途?”

  “君臣、父子,实难两全。”

  “只请陛下圣裁。”

  这一番话,自也不是废话。

  至少在君臣之间,又添了一层父子之情,人情上有了立足点。

  群臣神色各异,都有各自的想法。

  等到众人都表过一轮态之后,终于轮到皇帝表态了。

  此时,朱翊钧也终于不再点人出列。

  沉吟半晌。

  缓缓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