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35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

第35章 疾风劲草,稳中向好

所以,我应该从了言官们的请,削去冯大伴的东厂提督?”

  话音刚落,朱希忠便立刻接话:“微臣也可为太后,将这数十名言官悉数逮拿下狱!”

  “锦衣卫,随时听从太后调遣!”

  吕调阳心头一跳!

  这朱希忠怎么回事!

  他连忙劝道:“万万不可!”

  李太后无语地看了一眼吕调阳,不会以为她蠢到这个份上吧。

  朱希忠拐着弯谏言,她还是听得出来的。

  只是……

  李太后心中还是不服气的,甚至于不安。

  皇帝刚刚登基,只有孤儿寡母,朝臣不思辅佐就罢了,还抱团弹劾她依仗的内臣。

  让他如何作想?

  更别说,不止是高拱和他的党羽,就连冯保日常夸赞的吕调阳,也没为他说话。

  甚至勋贵都没有拉一把。

  这才是孤臣啊!

  现在要让她削了冯保的职位,岂不是自断一臂?

  她看吕调阳这副模样,更是突然起了试探之心:“万万不可?”

  “那吕尚书是认为,我应该削去冯保的职了?”

  “不知吕尚书可有合适的人选,接东厂之任?”

  吕调阳心中涩然,这话,多半是有些疑心了。

  这一趟,吃的亏可太多了。

  他正要接话。

  余光中,突然看到朱希忠缓缓起身:“太后,微臣倒是有人可荐。”

  ……

  外殿。

  朱翊钧已然是与李伟聊得火热。

  他面带微笑,静静听着李伟细数李太后当初调皮的事情。

  李伟颇有些眉飞色舞:“嘉靖二十九年,为了躲避庚戌之变,我才带着太后入京”

  朱翊钧适时插话:“那娘亲又是怎么进的裕王府呢?”

  这就是为了引出话题了。

  李伟大大咧咧灌了口茶,抹嘴说道:“哈,我当初来京城避祸,自然是有打算的!”

  “陛下有所不知,当时选择来京城,便是因为有人照拂。”

  “我那族侄李进,当时在宫里当差,任御马监随堂太监。”

  “当初太后进裕王府,便是走了他的路子。”

  御马监是内廷十二监之一,虽然相去司礼监十万八千里,却也掌管着卫营,有着相应的地位。

  裕王当初有望帝位,自然不是谁都能进的。

  作为御马监随堂太监,李进恰好有这个份量。

  朱翊钧面露惊容:“娘亲从未与我说过这位恩人,甚至也不曾提拔过名唤李进的。”

  他明知故问。

  李伟无奈道:“此前陛下还未登基,太后也是怕横生波折。”

  “外戚名声,哪能随便提拔,言官最爱弹劾这个了。”

  “要是恶了先帝,才是得不偿失。”

  别看李太后此前母仪后宫,但实际上丝毫不敢僭越。

  陈太后一家隆庆元年就封爵了,自己这亲国丈,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这就是长线求稳,就等着新帝登基呢。

  当然,现在时机终于成熟,他才敢跑进宫问李太后讨要爵位。

  朱翊钧怫然不悦:“这也是国丈的不是,为何不早与朕说。”

  “这位族叔现在还在御马监?”

  李伟虽然被责怪了一句,却像吃了升仙丹一般舒坦——这才显得亲近。

  更是有问必答:“是,还在御马监秉笔呢。”

  御马监也一样,掌印为首,几个秉笔是副手,地位不算低。

  朱翊钧摇了摇头:“朕岂能忘恩负义?趁着这次恩荫,朕也要封赏这位族叔!”

  李伟笑逐颜开,族叔都这般厚待,更显皇帝的亲亲之谊。

  他作为国丈,好日子还在后头。

  李伟随口问道:“陛下是要封那厮做御马监掌印?”

  毕竟是太监,又不能封爵。

  而御马监秉笔仅次于掌印。

  皇帝要是提拔李进,也只能从秉笔,提拔成掌印了。

  不过……掌印现在不是冯保吗?

  朱翊钧一愣:“御马监掌印?”

  “东厂提督啊!”

  ……

  “你是说,让李进掌东厂?”李太后意外地看向朱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