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7章 九原山轶事

第7章 九原山轶事


  一眼见面,十四岁的周子就说出一番惊世骇俗的话:“孤羁旅他邦,本不想返回家乡,又岂望为君?今成这个地步,不过是朝臣要求有个国君,好让他们发号施令。但立了国君,要是有人不遵,要国君又有何用?因此孤有言在先,各位若真心奉孤,今日就立孤为君;若以名奉孤,而实则不欲遵孤之令,不如更事他人,孤实不愿重蹈厉公之覆辙!”

  “新君胜过旧君”,所有的大臣都这样认为,于是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韩厥当然也不例外。并且他从周子那一番话中,闻出味道,料定新君必定会做出某种令人预料不到的举措。

  果不出所料,晋悼公的第一个举措,就是惩治杀人凶手。不管是杀“三却”的凶手,或弑厉公的罪人,一律严惩不贷。结果,亲手置“三却”于死地的夷羊五、清沸鬼,以及挥刀杀死厉公的程滑等人,统统斩首于市!吓得栾书、中行偃日夜不安,只好向新君请求告老,尤其栾书,不久就惊恐而死了。

  只有独立门户的韩厥,胆不跳、心不虚,无灾也无难,反而有福呢!

  乘车来到宫门口,韩厥下车后直奔内宫,才知道今日的晋悼公,只召他单独对话。

  “韩将军!”晋悼公是这样称呼,又十分诚恳地说:“据寡人所知,从景公之死至厉公之乱,诸多大臣都卷进权力的倾轧之中,能守住为臣之道的毕竟无几,其中首屈一指者,当属韩将军。”

  “主公过奖了!”韩厥谦逊地说:“臣没有别的才能,独独厌恶尔虞我诈,除分内之事外,余者实不敢僭越。”

  “却也难得!但不知舍卿以外,还有谁堪称贤良之臣?”

  “这个……”韩厥想了想说:“据臣所知,魏颗之子魏相,自承父职以来,一向十分安份,堪称为贤良。”

  “寡人略有所闻,可见是非确有公论!”晋悼公感慨地说:“不过听说,还有一人也堪足称道。”

  “他是谁?”

  “便是屠岸贾。”晋悼公说:“据闻,不管于景公时期或厉公年代,此人的忠心倒是无可挑剔。”

  韩厥吃惊不小!心想,这位少年国君,事事精明,唯独于这件事上糊涂了,再不及时揭露,则怕将无计挽回。

  “当然,”晋悼公不知韩厥在想什么,却道:“最可靠者还是韩卿。正因为如此,寡人才想与卿共商大计。”

  “愧煞臣也,但怕盛名之下,其实难以承担重责,有负厚望。”韩厥不改谦逊。

  “韩卿何必过谦!不瞒卿家,寡人虽长居在外,但无时不心系家国,不在其位尚虑国事,何况如今在君位乎!只可叹连年以来,朝中祸乱不止,酿成内忧外患,而今百废待兴,却不知从何着手?”

  “恕臣斗胆进言,欲使中兴,必有大志。”“何谓大志?”

  “让晋国重新称霸诸侯。”

  “卿之所言,正合寡人所想。”晋悼公高兴地说。“若要复图称霸,必要攘外,但欲攘外,必先安内。”“说得好!将军不妨坐下,详细说来。”晋悼公对韩厥愈加敬重起来。

  “谢主公赐坐!”韩厥觉得机不可失,当仁不让地说下去:“下臣以为,当初晋国之所以能建立赫赫霸业,有赖于文公重耳,首先革除国中弊政——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

  “好个韩将军,所思所想与寡人不谋而合。”晋悼公激动地说:“寡人也想过,晋之先君中,唯文公之政最为称道,因此寡人打算,根除祸乱,重整内政;救济贫困,援助灾难;减轻赋税,宽恕罪过;选拔有为之臣,启用被废黜的贤良。”

  用心巧妙的韩厥,终于把话题引到这里来,他觉得时机成熟了,是该让新君扭转对屠岸贾看法的时候。因为在韩厥看来,朝中诸多大臣,只有屠岸贾才是他唯一的对手——我不扳倒他,他必扳倒我。而且此人心狠手辣,一旦败在他手里,何只一人受祸,简直是满门遭殃!难得今天有这个机会,韩厥无论如何要放手一搏。

  “主公英明!”他感动地说完,便单刀直入地谏道:“但请恕臣直言,主公毕竟年少,又长期居于周朝,安知有些贤良不仅被废黜,反而将灭宗了。”

  “所指是那一姓贤良?”

  “便是晋国的大功臣赵氏世家。”“赵氏……”

  “主公啊!”韩厥乘势说:“国人有谁不知,昔时晋文公称霸诸侯,多赖于赵衰献策,其后力撑晋国霸业的人,有他的儿子赵盾。以赵衰的功勋、赵盾之忠诚,臣以为无人堪与相比。”

  “难道韩卿也不如?”

  “厥相差甚远也!”韩厥很坦率地说。

  “可敬的韩将军!”晋悼公对韩厥更信任了:“其实,对赵氏宗族,寡人也略知一二,只是后来,闻说赵盾弑灵公,寡人不知其中是非曲直,更不知如今的赵氏,宗支还有血胤可续否?”

  “请容臣下细说。”

  韩厥再也没有顾忌了,遂把晋灵公无心称霸,一度沉缅于酒色;拒纳赵氏忠良,宠幸屠岸贾此奸佞;纵猛犬扑杀赵盾,杀赵氏三百口等事实,详详细细地说了出来。

  “这些都是事实?”晋悼公又问。“主公若不信,可问贤良之臣魏相。”

  “噢……寡人急于想知道的是,赵氏香火当真已断?”

  “上天保佑,尚有一脉续存。”“存在何处?”

  “主公先看这个。”“那是什么?”“(赵氏孤儿图)。”

  这便是韩厥用心良苦、准备已久的画卷。卷中绘就

  一则则图画,把赵氏孤儿如何存活,怎样保住……等过程,都极详细地展现出来,其中那位运筹帷幄的将军,无疑便是他韩厥了。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