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千门36天局> 第1章 观火者

第1章 观火者

索到河岸边的渡口,碰上了一位年轻人。此刻,赵构正在这名年轻人的搭载下,缓缓地渡过漳河。夜色中看不清年轻人的脸庞,但听得出那和善的心。

  赵构低声地,诚恳地对年轻人说:

  “感谢你救我一命,后日必将重报。”

  “俺娘说,只管救人,不要贪图人家报恩。”

  “那你为什么救我?"

  ”是俺娘交代的。“

  ”你娘认识我?"

  “俺娘特别交代:凡看见有人被金兵追杀,无论如何把他救下来。”

  “唔。..... 你叫什么名字?"

  ”俺名字也是娘起的,唤作李码。“

  ”李马。..... "

  “俺娘说:那年是在江边码头生下了我,所以才取了这个码字。”

  “唔,是加石的码字。李码、李码。..... "

  康王赵构是如何悄离磁州、怎样渡过漳河,未有一人知晓。这天凌晨,漳河南岸,汪伯彦佩带弓箭,率领部卒,隆重地把康王直迎进相州。

  4

  康王赵构拒绝出使金营当人质,这一明显的抗旨举动,钦宗皇帝非但不追究,反而派遣敢死之士秦仔、刘定等四人,持蜡诏,穿过金兵占领区,送至相州,拜赵构为兵马大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特准康王“辟官行事,并从便宜”,命令他们征调河北的全部军队,急速入卫京都。

  读罢蜡诏,赵构对皇帝哥哥不禁生出感激之情,军民为此深受感动。于是便在相州开设大元帅府,很快就聚兵万人,分为五军前进,进驻大名府。不久,信德府知府梁杨祖率张俊、苗傅、杨沂中等三千部下抵达相州,兵威为之一振。

  是时,金兵入怀州、破西京,进而兵迫汴京城下。

  兵马副元帅宗泽急急履冰渡河,面见康王,陈言“京师被围已久,入援京师不可缓”,主张“急速引兵奔赴澶渊,逐次推进,以解京城之围”。

  赵构也认为应立即驰援京师,但他以兵力薄弱为由,只拨给宗泽二千兵马,令其奔赴澶渊。自此以后,宗泽名为副元帅,但一直被赵构派驻在外,一直都无法参预大元帅府的议事与决策。

  眼看着汴京城危在旦夕,以入卫汴京为号召的兵马元帅府,非但迟迟不入卫,反而节节向东转移。先从相州进驻大名,又由大名移至东平,最后居然转到济州去,离汴京越来越远了。本来入卫汴京已经有点鞭长莫及,现在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了。

  就在那几天,金将斡离不和粘没喝两路合兵攻打汴京,告急消息不断传到济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当地父老百姓、男女老幼一改往日的话题,街头巷尾所议所论都是兴亡大事,连那些贪官污吏也都来关注赵宋天下的命运。

  有一天,两个小伙子在悄悄议论:"喂,听说京都即将失陷,宋朝要完蛋了,你怎么打算?"

  “干嘛想那么多?反正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俺们不过跟土一样高,管他日月怎么运行!"

  ”万一金兵攻到俺济州,你打算投降,或跟胡骑拼命?"

  “既不投降,也不拼命,只守一个准则: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谁给俺好处,俺就给他磕头!"

  这个守原则的小伙子说着说着,突然听到”啪“的一声,对方一个巴掌打在他的脸上,他被打得眼前直冒金星,挥拳欲打出去,一睁眼,发现面前立着一位老者,惊呆了!

  老者是这个小伙子的爹。他还嫌一巴掌不够解气,怒不可遏地大吼:

  ”不争气的小子,哪像爹的儿子!"

  此老平日最爱道听途说、议论国事,言谈之间不忘忧国忧民,最能唤起人们的匹夫之责,因而很受济州百姓的尊敬。这一日,他又出现在街上。

  “宗爷仅以二千人马,连破敌兵三十余寨!”老者向大家传捷报,激动地说:“这都归功于兵马大元帅康王爷啊,有他在,社稷江山毁不了!天塌下来,自有康王顶着!"

  他这么一说,原本陷于悲观、惊慌的济州百姓,一个个像获救般的振奋起来。最令听者感到新鲜又神奇的,是他讲述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话说那一日,金兵派出强将数十骑,欲强掳康王当人质。康王当时正避入崔符君庙,因一路困乏,倚在神桌旁打盹。忽于梦中听得神人唤道:'追兵来了,速行、速行!'康王惊醒,见有一马在侧,就飞身上马,加鞭疾驰,一昼夜行七百里。及至渡河,马便立着不动了。仔细一看,方认出是神庙的泥马。康王忙拱手谢过神灵。“

  老者说得活灵活现,众人听得津津有味,于是议论开来:

  ”这康王命大啊!所以有神明暗中庇护。“”说不定是天上星宿下凡,是咱百姓的真正救星。“

  ”这么说来,他甚至。..... "

  这神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大元帅府。

  京都告急,赵构正等待与汪伯彦前来,共商应变大计,无心听人闲扯。乍闻阁奴蓝圭转述“泥马渡康王”之说,不由怔住。

  “王爷,这件事一定是真的吧?”蓝圭笑嘻嘻地问

  道。

  对奴才的问话,当主子可以置之不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