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好景不长。永和五年冬,皇帝突发恶疾,卧床不起。萧景煜日夜侍奉榻前,都灵儿也多次奉药,但皇帝病情每况愈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腊月初八,大雪纷飞。都灵儿正在为太子妃诊脉,忽听丧钟响彻皇宫——皇帝驾崩了!
"殿下..."都灵儿匆忙赶到乾清宫,只见萧景煜跪在龙榻前,背影孤寂。她轻轻跪在他身旁,握住他冰凉的手。
"灵儿,"萧景煜声音沙哑,"朕现在只有你了。"
这一声"朕",让都灵儿意识到,她眼前的男人已是大周的新天子。而她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国丧期间,整个皇宫笼罩在肃穆与不安中。先帝灵柩停放在乾清宫,萧景煜按制守灵二十七日。都灵儿协助新任皇后——原太子妃李氏打理后宫,安抚先帝嫔妃。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先帝驾崩不足半月,以太后(先皇后)胞弟郑国公为首的旧党开始蠢蠢欲动。他们不满萧景煜重用新政官员,更忌惮都灵儿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亦不可无后。"郑国公在朝堂上直言,"李皇后体弱多病,恐难胜任中宫之责。请陛下另立新后,以安社稷。"
萧景煜冷笑:"皇叔此言差矣。李皇后乃先帝亲选,贤良淑德,虽体弱却无碍理政。朕暂无废后之意。"
退朝后,萧景煜来到都灵儿的昭阳宫(原栖鸾阁),面色阴沉:"郑国公这是冲着你和李皇后来的。他们怕朕立你为后。"
都灵儿为他斟茶:"陛下,灵儿本无奢望后位。但郑国公等人结党营私,若不遏制,恐生祸乱。"
萧景煜握住她的手:"朕知你心。但朕既为天子,必要肃清朝纲。都明远一案,就是突破口。"
原来,萧景煜查到当年构陷都明远的正是郑国公一党,目的是打击支持太子的清流官员。如今新账旧账一起算,朝堂必将掀起腥风血雨。
就在此时,李皇后突然病重。都灵儿日夜守护,发现皇后所服药物被人动了手脚。她暗中更换药方,并告知萧景煜。
"果然开始对皇后下手了。"萧景煜眼神冰冷,"灵儿,从今日起,你亲自负责皇后饮食药物,不得假手他人。"
都灵儿领命,同时加紧收集郑国公一党的罪证。她利用嫔妃身份出入宫廷之便,与父亲旧部程御史等人秘密联络,逐渐拼凑出一张庞大的权贵贪腐网络。
永和六年正月,萧景煜正式登基,改元景明,史称景明帝。登基大典上,都灵儿着贵妃服制立于嫔妃首位,引来无数艳羡目光。然而她心知,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果然,登基大典次日,太后召都灵儿入慈宁宫。
慈宁宫内檀香缭绕,太后端坐主位,虽已年过五旬,却保养得宜,不怒自威。
"都贵妃,可知哀家为何召你?"太后开门见山。
都灵儿恭敬行礼:"请太后娘娘明示。"
"你聪慧过人,又得皇帝宠爱,本是一桩美事。"太后话锋一转,"但你出身低微,又为罪臣之女,若皇帝执意立你为后,必遭朝野非议。"
都灵儿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灵儿不敢有此非分之想。"
太后冷笑:"是吗?那为何皇帝近日频频召程御史密谈?不就是想借重审都明远案为你洗白?"
都灵儿这才明白太后真正担忧——一旦都明远平反,她作为忠良之后的身份将再无瑕疵,立后便少了一大障碍。
"太后明鉴,父亲冤案重审乃陛下为昭雪忠良,非为灵儿一人。"
"巧舌如簧!"太后拍案,"哀家今日就把话挑明——你若安分守己做个贵妃,哀家可保你荣华富贵;若妄想后位..."她没说完的话里满是威胁。
回到昭阳宫,都灵儿思虑再三,还是将太后之言如实告知萧景煜。
萧景煜怒极反笑:"好个太后!真当朕是傀儡不成?"他揽住都灵儿,"灵儿,朕答应过为你父亲平反,也答应过立你为后。天子一言九鼎,绝不食言。"
都灵儿靠在他怀中,心中却忧虑重重。太后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若强行对抗,恐伤国本。
景明元年三月,李皇后病情突然恶化,弥留之际召都灵儿至榻前。
"妹妹...本宫知你心善...这后宫交给你了..."李皇后气若游丝,"小心...太后...她..."
话未说完,李皇后便香消玉殒。都灵儿悲痛之余,更警惕太后接下来的动作。
果然,李皇后丧期未过,太后便联合朝中大臣上表,请立柳如眉为后——原来柳如眉因父立功,已被放出冷宫。
"荒谬!"萧景煜在昭阳宫大发雷霆,"柳如眉谋害先皇后证据确凿,也配为后?"
都灵儿却异常冷静:"陛下,太后此举意在试探。不如将计就计..."
她附耳低语,萧景煜眉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