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屠龙剑

  根据地的队伍,也出发了。

  张文书和赵世清领着小股人马,走在前头。

  陆沉沉,薛甜甜,小丁,陈成跟随左右。

  人数不是很多,但周围护卫的,都是精锐。攻城略地有点难度,但遇到小群丧尸,对付起来没什么问题。

  而且,综合维修部给了许多好东西。

  他们已经开始生产手雷了。

  规模不大,但是个好的开始。

  手雷分了两批,一批给了这次护卫的队伍,一批给了留守的队伍。

  零星也收集到了一些枪支。

  除了护卫的队伍,以及留守的队伍,还给了北上的犬马人一些。依然无法大规模配备,只能作为一种补充。但热武器的优越性,不是冷兵器可以比拟的。

  赵世清专门安排了人,去寻找这些武器弹药。

  自己从零开始制作,大可不必。

  也没那么简单,不是综合维修部的人一拍脑袋,这事就成了。

  灾变前遗留的武器弹药,存量应该很大。

  只要能找到,众多问题迎刃而解。

  许多庇护所规模比较小,管理混乱,每天最要紧的,是解决食物的问题。抽不出精力,去做别的事。往往一次大规模的尸潮涌动,就会将其覆灭。

  根据地现在已经渐渐稳定。

  地盘广,人手多。

  有稳定的食物产出,逐步对周遭丧尸进行清剿。

  内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

  譬如赵子善带领的医疗人员,耿工带领的工程人员……他们已经不参与日常的生产活动,只专注于专业上的事。

  根据地也终于能派出人手,去寻找灾变前那些失落的武器弹药。

  张文书在会议上提过:“有两样东西,至关重要。一是抗体药剂,二是军火武器。凑齐这两样东西,咱们就提前结束战争……”

  没有这两样东西,张文书依然有信心,带领大家,取得最后的胜利。

  但有了这两样……那就不是信心的问题,而是要控制节奏,让大家不宜推进过快,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灾变之初,丧尸只是小问题。

  现代化的武器,用来对付他们,实在是大材小用。

  人类大规模死亡和变异,主要是源于病毒感染。看不见,摸不着,杀人于无形。军队即便握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无能为力。

  而军队,工厂,医院,学校这些人流密集的地方是重灾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几乎全部感染。许多地方都是全军覆没,连一个幸存者也没有。

  而这些地方,后来又成了幸存者的噩梦。

  涌动的尸潮,淹没了那些碰巧接近的人。

  时至今日,大家也没搞懂病毒的传播途径。

  事发之时,有些反应快的人,躲进了单独的角落。与外界进行了隔离,甚至水源和空气,都是单独的。却依然未能避免感染,最终变成了丧尸。

  幸存者,是病毒筛选后的结果。

  并不是当时做对了什么,或有什么独特的生存之道。

  当时做什么都是错的。

  幸存者只是运气好点而已。

  而世界彻底沦陷后,这一切才放缓。

  传播的方式变得单一。

  大部分动物,都未受到影响。

  就像是在针对人类一般。

  幸存者在这支离破碎的世界里,面对无穷无尽的怪物,挣扎求存。人类的数量,总体上仍在继续下滑。大家被分割在各自的角落,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时间久了,就会逐渐消亡。

  大型庇护所的出现,人类才有繁衍下去的希望。

  但许多庇护所,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

  幸存者活下去,完全依赖于灾变前人类的“遗产”。

  “遗产”虽然丰厚,但每个区域空间里的物资是有限的,迟早会用完。庇护所的延展能力有限,幸存者每次外出,无法到达太远的地方。

  为了能生存下去,就得变成“游牧民族”。

  一个地方的物资耗尽了,就搬迁去另外一个地方。

  一次又一次,一直搬下去。

  但末世里的“草原”,绵延不绝的废墟,极为危险。

  每一次搬迁,都有覆灭的风险。

  一次躲过是幸运,两次躲过是很幸运,三次躲过是非常幸运……但人不可能一直幸运的,搬迁的次数多了,就会变成概率问题,而非运气问题。

  也有比较安全的手段,就像安全城的操作,自己不搬迁,但想方设法将幸存者引来。然后把幸存者劫掠一空,以维持自己的损耗。还能驱使着幸存者前往危险的区域,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ems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