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科幻灵异>末世:开局荒野求生> 第162章 知识与命运

第162章 知识与命运

  当陆永强端着盆到后院时,张文书,赵世清,蒋德金诸人正忙着调试器具。

  为了吃碗米饭,可是下了大功夫。

  只为制作两件工具,不过,其艰难程度,比搭建了望台尤有过之。过程曲折,几经失败,搞的蒋德金心态都有点崩。

  甚至有点灰心地跟张文书说:“老大,搞不出来呀,实在不行,直接吃稻米吧……”

  张文书倒无所谓。

  什么也没说,直接给他塞了一嘴稻米。

  然后,老蒋就恢复正常了,精神百倍地继续研究。

  因为实在难以下咽,别说生吃了,煮熟了也不行。这谷壳非同一般草木,格外拉嗓子,真能把人吃哭。

  对于农村早些年给稻谷脱壳的器具,蒋德金是有点印象的。

  但也只看过外面的模样,里面的构造就不知道了。

  大家倒是用石磨试了试,也不能说没效果,壳倒是掉了,不过米也给干碎了。他想到小时候见过的土砻,脱壳效果似乎不错。于是找来相应的物料,准备制作一个。

  木头,红土,竹子。

  这玩意就像两个筐,口对口,盖在一起似的。

  然后放在一个大的箩筐里。

  上面的叫上墩,下面的叫下墩。

  稻谷自上面倒入,经内部摩擦,谷壳就会脱落,与米混在一起。人们将跌入箩筐里的混合物取出,筛去谷壳,就能得到糙米。

  老蒋如今锻炼的多了,编制技术很高。

  几乎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编竹席,编芦苇席,编柳筐,编帘子,编粮食节子……一直未曾停过,熟能生巧,只要脑海里想到的,手里下意识就能编出来。

  所以他空闲的时候,还给胖墩编过几个小动物玩,小猫小狗小鸟之类,惟妙惟肖。

  土砻的外壳,是用竹篾片编制的。

  没什么难度,他花了几个小时,就做完了。

  然后,就一直卡在这里。

  找张文书询问,张文书也不知道。

  他的年岁比老蒋小多了,甚至没见过土砻。

  所以只能拍拍老蒋的肩膀,给点精神上的支持。然后催促他加快动作,不然黄花菜都凉了。还让宋风不时来提醒,继续催促,说多给点压力,就能想到办法了。

  蒋德金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早知道不去询问了,啥有用的建议都没有,反而让自己压力更大了。

  最后的突破口,在赵世清身上。

  赵世清也不知道怎么制作,他出生城市,这方面的见识,还不如张文书呢。

  不过他思路清晰,自有解决办法。

  他安排陆沉沉和小丁,骑着自行车,出了趟远门。一路不停,干粮都是带在身上的,路上见着物资,也不让多费精力去管,只管赶路。

  遇到断头路,或是交通堵塞,道路颠簸的,就将自行车扔路旁,继续步行。

  一直抵达县图书馆。

  然后找几本书,赵世清给列了单子,《齐名要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听着还挺熟,陆沉沉隐约记起,似乎背诵过这些名字。

  至于是干啥的,就想不起来了。

  两人在图书馆找书。

  图书馆里空荡荡的,竟然没遇着丧尸。

  当然,也没有幸存者。

  看来,大家不太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灾变之后,都没想过往这地方跑。

  书基本都找到了。

  小陆同志虽然有点憨傻,但还是认识字的,甚至,受过高等教育哦。以前应该没那么傻,自从遇到张文书,身手越来越好,超拔同类,脑子却越来越不灵光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觉醒了特殊的异能,需要用脑子来补战力。

  两人一路又奔回营地,圆满完成任务。

  赵世清几人,就开始翻书。

  还真给找到了。

  有绘图,有介绍,尽管不能像说明书那样细致,但结合老蒋之前的真实经历,以及种种猜想,七拼八凑,也就琢磨出大概了。

  原理跟石磨是一样的。

  只是换了材质,起摩擦作用的,是竹片,而非石头。

  这事倒是让张文书起了心思。

  由此重视起书籍,无论到哪,总会想方设法搜集。会特地叮嘱外出做任务的下属,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将书籍运回根据地。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有了书籍的指导,两件器具顺利完成。

  于是,便有了陆永强端盆来脱壳的事。

  让他将稻谷缓缓从上墩倒入,老将站在一边,开始推拉木杆。木杆连接着土砻,会使起上墩转动,与下墩形成摩擦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