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曝光!

  第491章 曝光!

  莫登·修斯想要利用顾陆的名气,在华夏挣一笔。他本人对华夏属于“跟风恶感”,就是推特上有人骂华夏,他会帮腔。有人夸,他就当作没看见,但他也不会主动开口贬低。

  不过……莫登和八旗文化都错估了一件事,哪怕是弯弯,顾陆的人气也是夸张的。

  出乎他们的预料,“大号顾陆”的宣传称呼,没帮助打开市场不说,还被弯弯网民嘲讽。

  “够离谱,我记得好像前些日子顾陆去法兰西,享受的是部长级的接送待遇吧?莫登只是一个作家,而顾陆已超维了,影响力已完全不止是作家了。”

  “这出版社是傻子吗?这样宣传。我去欧美旅游,欧美各个国家的书店都有顾陆的书,华人作家中能办到这点的少之又少。”

  “我感觉吧其实这称呼也没错,只不过前后顺序要颠倒一下,变成顾陆大号,就是依托答辩。”

  “霓虹的《朝日新闻》,去年评选亚洲最伟大的50位作家,芥川龙之介、泰戈尔、鲁迅都在,但榜单上活着的作家只有五人,顾陆是其中之一。这老登是?”

  弄巧成拙,莫登重新出版的系列书籍,销量惨淡。

  一周过去,甚至都没八千册。

  首印2万册的八旗文化……

  为此,莫登还在记者面前这样为自己找回场子。

  “我的书不适合华夏市场,就好像顾陆的书不适合北美。弯弯地区的作品我看了,畅销的是没有什么营养的作品。哦对了,顾陆的书就在弯弯地区销量非常好,所以明白了吧?”莫登这样说。

  发言思路就是这届读者不行,因为读者不会看好东西,所以写得一般的顾陆,才能大行其道。

  美利坚媒体对此言论还是赞同的。

  “顾陆老师,请问对莫登·修斯的言论,有什么回应吗?”新浪新闻的记者都跑到学校来蹲守顾陆,就为了这问题。

  害怕对方装傻,新浪新闻记者还以非常快的语速把前因后果讲了一遍。

  “没什么回应,作家的回应应该是作品,而不是其他。”

  分分钟上百万的顾陆没心思和美国佬打嘴仗。况且在国内回应,不是给莫登增添热度吗?要打嘴炮也是在美利坚本土打。

  也因为正主(顾陆)的态度,所以莫登的热度很快就消散了。

  如同伦敦的天气,这雨水说没就没。

  可能也正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大嘤人不爱打伞?

  “让大嘤的初中生高中生,从小就开始看小顾哥的作品。等他们这一代长大了,小顾哥的地位才会水涨船高。”

  文豪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忙碌了一天的姚小驹,回到位于伦敦肖尔迪奇区的公寓。从住址就能看出,他挺小资的,满大街的涂鸦艺术。

  还有转个圈就能走的红砖巷,众多古着店、小众服装店、古董店、黑胶唱片店、咖啡馆等等,适合文艺青年。房屋是直接购买的,就目前当代理人的工作,能够让他在任何发达国家都过得舒适。

  “终于可以继续看了。”姚小驹到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就拿出手机看小顾哥的新书。

  刚开始,姚小驹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在他认知中,科普作品大差不差,还能写出花来?况且还是来源于经典童话故事《柳林风声》。

  故事开篇也具有迷惑性,讲述的就是小伙伴们发现蛤蟆先生最近闷闷不乐。

  十几分钟之后,姚小驹轻松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蛤蟆先生对心理咨询师苍鹭,说的第一个具体问题是有个喜欢指责他的朋友,经常把他贬得一无是处的。这让蛤蟆先生想到了自己童年时期,因为父亲也是这样,即便是夸奖也会夹杂着贬低:“他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

  父亲在外人面前的指责,令蛤蟆先生非常愧疚难受,好像脱光了衣服被处刑。姚小驹凝重的原因是,他对这感受太熟悉了。

  他父亲很喜欢让他在亲戚面前表演个什么才艺,姚小驹绝大多数时候都表演得很好。

  可即便如此,姚小驹迎来的也不是夸奖。每当亲戚们说小驹真不错之类的话,父亲就会补上一句,“别夸他,他前些日子数学还考了低分。”

  反正总会说一件他的糗事,如同被脱衣服处刑。

  苍鹭说,蛤蟆先生成年后还会感受到这样子,就是回到了“儿童自我状态”。这个状态不是幼稚,只是单纯的一个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具体的情形和场景因人而异。]

  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我是适应型儿童?”

  书里还讲述了让姚小驹浑身不舒服的一个科幻小故事——

  一个星球上生活着三个人,另外两个是比你高大得多的巨人,所以不光吃喝需要巨人解决,你的情绪也得靠巨人。他们对你好,你需要用爱回应,但他们生气,你就会非常害怕和无助。因为毕竟巨人是那么高大。

  对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之所以在地球能够成为大嘤国宝级的书,不是因为书籍好像《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