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38章 杨广谋储寻智援 宇文入关策计谋

第238章 杨广谋储寻智援 宇文入关策计谋

决书送来了。

  隋文帝看着"通敌谋反"四个朱砂大字,突然笑出声:“好个忠心耿耿的高仆射。”

  次日朝会,圣旨当庭宣读:“......即日罢免左仆射之职,保留齐国公爵位,退居私第。”

  高颎摘下官帽时,露出的白发比去年又多了许多。

  他冲龙椅重重磕了三个响头,殿外的蝉突然叫得凄厉。

  话说汉王杨谅东伐高丽的时候,让高颎当长史,还当面郑重地托付他。

  这汉王年轻气盛,和高颎意见老是不合。

  这一趟出征,最终无功而返。

  汉王回去见到独孤后,就抱怨说:“娘啊,我这次啊,差点就被高颎给害了,算是捡回一条命。”

  独孤后把这话记在了心里。

  汉王呢,也是一肚子恨,一直想着要把高颎置于死地。

  还有晋王杨广,因为张丽华的事儿,也对高颎怀恨在心,一直找机会对付他。

  你说这人啊,一旦被人记恨上,那麻烦事儿可就来了。

  这些人积怨已久,就暗中指使高颎的下属上书,告发高颎的私事。

  这下属在奏书中污蔑说,高颎的儿子高表仁安慰他爹,说:“司马仲达当年托病不朝,最后不也得了天下嘛。

  爹您现在遇到这事儿,说不定是福气呢。”

  这话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那还得了。

  隋主看到这奏书,肺都气炸了,怒喝道:“高颎竟敢有这等心思!”

  当下就下令,“把高颎给我抓到内史省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高颎就被拘到了内史省。

  官员们把他按在那里,开始仔细地盘问、审讯。

  这时候的高颎,只能无奈地面对这一切,

  他心里也清楚,自己这是被人算计了。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在这权力的旋涡里,他只能等着命运的裁决。

  就这样,高颎被关在内史省,官员们对他备加讯问,想要从他嘴里问出个所以然来。

  而高颎呢,只能在这审讯中,承受着无端的指责和压力。

  法司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什么实据。

  可他们不干实事,反倒凭空捏造了些别的事。

  他们说:“沙门真觉曾经跟高颎讲,明年国家会有大丧。

  那尼姑令晖也跟高颎说,皇帝将会有大灾大难,十九年恐怕熬不过去。”

  隋主听了这些,那是更加恼怒。

  他转过头,对着群臣说:“这帝王之位,哪能自己强求啊?

  就说孔子,那可是古往今来的大圣人,制定了那么多规矩留给后世。

  他难道不想拥有天下吗?

  可天命不在他这儿,也只能作罢。

  孔子这样的圣人,难道会去搞篡逆那一套吗?”

  有司一听,赶紧上奏,请求马上诛杀高颎。

  隋主听了,叹了口气说:“去年刚杀了虞庆则,今年又斩了王世积。

  要是再杀高颎,天下人肯定会说我残害功臣啊。”

  于是,就把高颎的爵位和封邑都给剥夺了,把他贬为平民。

  高颎有个老母亲,以前就常常告诫他:“你这富贵都到顶了,就差挨一刀啦,怎么就不小心点呢?”

  高颎被罢黜之后,回想起母亲这话,心里还暗自庆幸自己没死,脸上也没露出啥恨意。

  不过呢,这人的生死啊,好像真就是命中注定的。

  且说晋王杨广听说高颎被免官了,心里那叫一个畅快,少了这么一个对头。

  他就寻思着,这储君之位,此时不夺,更待何时啊!

  可一时半会儿,他也想不出啥妙计来。

  他默不作声地琢磨着,安州总管宇文述足智多谋,要是把他调过来,跟他秘密商量商量,说不定能成。

  他这么想着,就立马写了一份奏表,请求把宇文述调为寿州刺史。

  隋主哪能知道他这秘谋啊,看了奏表就批准了。

  宇文述接到调令,就往南边来了,顺路就去拜见杨广。

  杨广那叫一个殷勤,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宇文述,然后就问他:“宇文兄,你说我这事儿该咋办啊?”

  宇文述回答说:“太子失宠已经很久了,论品德和名声,哪一样都比不上大王您。

  将来继承正统,除了大王您,还能有谁呢?

  不过,废立太子这事儿,可不是随便能说的。

  虽说大王您深得皇上和皇后宠爱,但这事儿太重大了,不能轻易变动,得有个亲信大臣在中间怂恿,才能成功。”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