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
隋军继续南下,剑指岭南。
此时的高凉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听着探子的汇报。
“太夫人,陈朝...亡了。”
探子跪在地上,声音颤抖。
冼夫人手中的茶盏微微一晃,但很快又稳住了。“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她的儿媳哭着跑进来:“娘,这可如何是好?
相公刚走,朝廷又...”
冼夫人拍了拍儿媳的手:“别怕,有我在。”
岭南各郡的官员很快聚集到了高凉。
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刺史拱手道:“太夫人,如今天下大乱,唯有您能主持大局啊!”
冼夫人看着堂下的众人,缓缓起身:“承蒙各位厚爱,老身定当竭尽全力,保一方平安。”
从那天起,岭南百姓都亲切地称她为“圣母”。
在她的治理下,这片土地避免了战火的摧残,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
陈朝的豫章太守徐回,眼看大势已去,带着残兵从豫章一路奔逃,最终盘踞在南康。
他心里盘算着:“岭南地势险要,若能联合当地豪强,未必不能割据一方。”
可隋朝哪会给他机会?
隋文帝派出柱国韦洸持节南下,意图招抚岭南。
谁知徐回硬气得很,直接闭门拒使。
韦洸的使节被拦在城外,进退两难。
消息传到长安,晋王杨广眉头一皱:“岭南不平,终是祸患。”
他想起陈后主叔宝虽已投降,但在岭南仍有威望,便命他修书一封,送给岭南的实际掌权者——冼太夫人。
冼太夫人展开信笺,只见字字沉重:“陈已亡矣,天命归隋。”
她的手微微颤抖,半晌无言。
最终,她召集各部首领,沉声道:“诸位,陈朝已灭,再战无益,徒增百姓苦难。”
众人对视,纷纷落泪,却无人反驳。
“冯魂!”
冼太夫人唤来亲信,“你率军迎接隋使,不得怠慢。”
冯魂领命而去。
而此时,韦洸早已调兵遣将,直扑南康。
徐回哪里抵挡得住?兵败被杀。
正巧冯魂率众来迎,韦洸顺势南下,一举平定岭南。
论功行赏时,冯魂被封为仪同三司,冼太夫人则被册封为宋康郡夫人。
隋朝待她甚厚,她也安心归顺。
然而,乱世总有不服之人。
衡州司马任镶找到都督王勇,劝道:“岭南尚有根基,若能寻得陈氏后人,拥立为帝,未必不能与隋抗衡!”
小主,
王勇摇头苦笑:“大势已去,何必徒增死伤?”
说罢,他率众归降。
任镶见劝不动,索性弃官而去,隐没于山林。
至此,陈朝再无翻身之机。
隋朝共得州三十,郡一百,县四百。
曾经显赫一时的陈国,就此烟消云散。
陈朝的故事,说来也简单。
从武帝篡了梁朝的位子算起,到后主叔宝亡国,统共才三十二年,换了五个皇帝。
老张头蹲在茶棚下掰着指头数:“晋朝南渡那会儿算起,东晋、宋、齐、梁、陈,像走马灯似的转。”
他啜了口粗茶,“拢共二百七十三年,最后叫北方给吞了。”
“那隋朝呢?”
卖炊饼的小贩插嘴道:“史书上咋写的?”
“这事儿可有意思。”
老张抹了把胡子上的茶沫,“唐朝李延寿编《南北史》,把隋朝塞进《北史》里。
为啥?
因为隋文帝是从北周起家的。"
茶棚里众人恍然大悟。
确实,隋朝就像个匆忙的过客,传了一代就被李唐取代,难怪史家懒得单独立传。
“您这说法倒新鲜。”
隔壁书生掏出笔记着,“可别把年代搞混了。”
老张敲着茶碗笑:“放心!
咱们从头捋。
南朝起于晋元帝东渡,终于陈叔宝;
北朝自北魏算起,到隋炀帝止。”
他蘸着茶水在桌上画线,“南北对峙这些年,最后归于一统,都是有数的。”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