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216章 荒嬉纵欲朝纲乱 诛忠黜贤社稷危

第216章 荒嬉纵欲朝纲乱 诛忠黜贤社稷危

,“先帝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宇文赟气得脸色发紫,侍卫的刀已经架在了乐运脖子上。

  “八条罪状,条条属实。”

  乐运突然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陛下再不改,周朝的宗庙就要断香火了!”

  试想这种直言不讳的谏草,就是碰上个平庸的皇帝,也未必能忍;

  何况周主赟这糊涂蛋,既昏庸又好色,哪听得进去?

  果然,他当场就炸了,一拍桌子吼道:“拖下去!关起来!”

  转头就要处死乐运。

  满朝文武吓得腿肚子转筋,谁都不敢吱声。

  这时候,内史中大夫元岩“啪”地把笏板往腰间一插,冷笑道:“当年臧洪殉节,人人叫好。

  要我说,今儿个能跟比干似的忠臣死一块儿,反倒是我的造化!”

  他扭头就去找周主:“陛下,乐运这老小子摆明是来碰瓷的。

  您要是真砍了他,反倒成全了他的忠臣名声。不如......”

  元岩故意拖长声调,“赏他顿板子轰出去,显显您的肚量?”

  您猜怎么着?

  这马屁拍得周主浑身舒坦。

  第二天早朝,周主居然亲自给乐运赐座:“爱卿啊,朕昨晚琢磨半宿,你说得对......”

  还赏了顿御膳。

  乐运磕头谢恩时,后背的官服都汗透了。

  有意思的是,昨天那些装哑巴的大臣们,今儿个全凑过来了。

  这个说“乐大人吉人天相”,那个道“您这可是虎口拔牙”。

  乐运心里门儿清——这帮人哪是来道贺?

  分明是怕他秋后算账!

  时值北周末年,大将军王轨被外放为徐州总管。

  这日他在城楼上眺望,只见官道尘土飞扬,几匹驿马正往长安疾驰。

  “怕是又要加征粮草了。”

  他苦笑着摇头。

  亲兵赵二递上热茶:“将军,您这月第三次熬夜看军报了。”

  轨摩挲着茶杯上的裂璺:“小赵啊,你看这茶盏。

  先帝赐的御窑瓷,如今也裂了。”

  城下传来税吏的呵斥声,几个农人正跪地求饶。

  当夜家宴,侄儿王焕忍不住劝道:“叔父,淮南豪族屡次示好,我们何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未说完,王轨“啪”地折断手中竹筷:“你可知当年先帝病榻前,我是怎么跪着接的虎符?”

  窗外秋雨渐密,他忽然压低声音:“我在先朝时,曾十次上书说太子不堪大任。”

  妻子手中的汤勺“当啷”掉进碗里。

  王轨却笑了:“怕什么?

  我守着淮南要地,真想逃,今夜就能渡江。”

  次日校场练兵,副将见他甲胄未解:“将军又通宵?”

  王轨望着晨雾中的军旗:“老李,你说人死后,史官会记几行字?”

  忽然传令兵狂奔而来:“长安急诏!”

  三个月后,刑场上的积雪被血染红。

  刽子手擦着刀嘀咕:“这老将军真怪,赴死前还在背《出师表》。”

  围观人群中,赵二死死攥着那只有裂痕的茶盏。

  风卷起残雪,盖住了百战将军最后的目光。

  原来中大夫郑译与王轨早有嫌隙,连带也恨上了宇文孝伯。

  他就像一条潜伏的毒蛇,时时刻刻都在寻找报复的机会。

  正巧这天周主宇文赟摸着身上的杖痕,阴着脸问:“这伤是谁打的?”

  “是王轨和宇文孝伯干的。”

  郑译眼睛一亮,立即接话。

  见周主面露恨色,他又火上浇油:“王轨那个老东西,当日还捋着胡子笑话陛下呢!”

  “我必杀之!”

  周主拍案而起,眼中冒出凶光。

  他当即命令内史杜虔带着敕书去诛杀王轨。

  这时中大夫元岩挺身而出:“陛下,这敕书臣不能签。”

  他声音虽轻,却字字坚定。

  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也劝谏道:“王轨乃国之重臣,请陛下三思。”

  周主充耳不闻,只顾催促杜虔动身。

  元岩急了。

  他摘下官帽,跪地叩首:“臣并非偏袒王轨,只是担心滥杀功臣,会寒了天下人的心啊!”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