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曦一看,就先退下了。
没过多久,朝廷下了诏书,让王曦去当并州长史。
王曦知道自己要走了,就去跟高演告别。
他握着高演的手,嘱咐道:“您自己可得努力,凡事都要小心谨慎啊!”
高演听了,心里明白王曦的意思,王曦这才离开了。
先是那领军将军可朱浑天和,他娶了高欢的小女儿东平公主。
这人呐,心里有自己的想法,觉得朝廷要是不除掉二王,那少主日后恐怕难以保全。
你想啊,少主年幼,二王势力又大,可朱浑天和有这样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
侍中燕子献呢,已经升任右仆射了。
他想着把太皇太后娄氏迁到北宫去,让李太后掌权。
这也算是一个政治上的谋划,想让权力更集中在李太后这边。
杨愔觉得朝廷里爵赏太滥了,很多人不该有那么高的爵位和赏赐,就进行了一番清理。
这一清理可不得了,那些丢了官职或者没得到好处的人,都跑去投靠二王了。
毕竟二王势力大,他们想从二王那里再捞点好处。
平秦王归彦,一开始和杨愔、燕子献是一条心的。
可是后来,杨愔擅自调动禁军,都没跟归彦打个招呼。
归彦可是总掌禁卫的,这杨愔越俎代庖,归彦能不生气吗?
一生气,就转而和高演、高湛二王勾结在一起了。
侍中宋钦道,一直在东宫侍奉齐主殷。
他多次跟齐主殷说:“陛下,您那两位皇叔威权太重了,得赶紧除掉啊。”
可齐主殷听了,一声不吭,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杨愔他们一看,没办法,就商量着把二王外派去当刺史。
小主,
他们把这事写了个报告,递给李太后,跟太后说这事儿关系到朝廷安危。
李太后呢,有个宫人叫李昌仪,是齐宗室高仲密的妻子。
李太后把她当成同宗,两人关系挺好的,就把报告拿给李昌仪看了。
谁知道这李昌仪转头就把这事告诉太皇太后了。
杨愔他们稍微听到点风声,就改变了之前的主意。
这次只上奏请求让湛去镇守晋阳,让高演担任录尚书事。
杨愔对同僚说:“咱们这样改改,或许能减少点阻力。”
另一个人也点头说:“是啊,先稳住二王再说。”
他们把这个新的建议呈给齐主殷。
齐主高殷坐在龙椅上,听着杨愔等人汇报情况,沉默了一阵子,接着慢悠悠地说:“就按照你们说的去办。”
于是齐主高殷批准了这个提议。
诏书下达后,按照规矩,二王得接受官职。
高演率先接了职,然后在尚书省大摆宴席,邀请了朝中百官。
杨愔打算去参加这宴会,侍郎郑颐赶忙劝他:“这事儿还不好说,您可别轻易就去了!”
杨愔却一脸正气地说:“咱们可是一心为国的,现在常山王接受官职,咱哪有不去的道理?”
其实啊,这一去说不定就像去送死,但不去也不见得就能一辈子太平。
这么想着,杨愔还是径直去了尚书省。
到了那儿,只见高演和高湛二王已经安排好了酒席等着众人。
贺拔仁、斛律金等一些有功劳、有地位的大臣也都坐在了席上。
杨愔和子献、天和、钦道他们依次入了座。
这时候,高湛站起身来,开始给大家敬酒。
他走到杨愔面前,特意斟了满满两杯酒,笑着说道:“您可是两朝的功臣贵戚,为国家立了不少功劳,按道理我得多敬您一杯。”
杨愔见势不妙,赶紧起身想告辞离开。
高湛却在一旁连着说道:“怎么不接着喝酒啊?”
他这话还没说完呢,就见大厅后面呼啦啦涌出几十个凶神恶煞般的悍役。
这些人就跟饿虎恶狼似的,一下子就把杨愔给逮住了。
紧接着,又把天和、钦道也抓了起来。
子献力气大,他左冲右突,挤出人群跑了出去。
可刚跑到门外,就被斛律金子光追了上来。
金子光一把就把子献给拽了回来,子献也被绑了起来。
这时候,杨愔大声抗议道:“你们这些王爷想造反吗?
还想杀害忠臣!
我们一心想着尊奉君主、削弱藩王势力,一片赤胆忠心报效国家,能有什么大罪啊!”
唉,他说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