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91章 陈蒨继位朝纲立 高洋作恶民怨积

第191章 陈蒨继位朝纲立 高洋作恶民怨积

br />   高洋一拍桌案,冷声道,“传库直都督破六韩伯升,立刻去召高涣进京!”

  伯升领命,快马加鞭赶到高涣的封地。

  高涣见他神色匆匆,心里已猜到了七八分。

  “伯升,陛下召我何事?”

  高涣试探着问。

  伯升勉强一笑:“王爷去了便知。”

  高涣冷笑一声:“怕是去了,就回不来了吧?”

  两人一路无言,行至紫陌桥时,高涣突然拔剑,直刺伯升胸口!

  “王爷,你——”

  伯升瞪大眼睛,话未说完,已倒在血泊中。

  高涣知道大祸临头,立刻渡河南逃。

  可天下之大,哪有他的容身之处?

  逃到济州时,他还是被人抓住了。

  “押回邺城!”官兵厉声喝道。

  高涣被五花大绑,押入大狱。

  铁链哗啦作响,牢门重重关上。

  他望着漆黑的牢房,苦笑一声:“黑衣之祸,终究还是应在了我身上……”

  永安王高浚,是高洋的三弟。

  高洋从小不修边幅。

  有一次和弟弟高浚一起去见大哥高澄。

  高洋鼻涕流到嘴边,自己却浑然不觉。

  高浚看不过去,转头责备高洋的随从:“你们怎么不帮二哥擦擦鼻涕!”

  就这一句话,让高洋记恨了一辈子。

  后来高洋当了皇帝,高浚被派到青州当刺史。

  说来也怪,这个在京城里娇生惯养的王爷,到了地方上反而干得风生水起。

  老百姓都说:“永安王办事公道,是个好官。”

  可高浚心里始终放不下一件事——他听说二哥在宫里整天喝得烂醉,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

  一天夜里,高浚和心腹在书房议事。

  烛光摇曳中,他皱着眉头说:“二兄现在嗜酒如命,满朝文武没一个敢劝的。

  我打算回京劝谏,就是不知道他还能不能听进去。”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一声树枝断裂的脆响,吓得众人一激灵。

  殊不知,这番话早就被人传到了高洋耳朵里。

  高洋听说后,气得把酒杯摔得粉碎:“好个高浚,在青州待了几年,就敢对朕指手画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没过多久,高浚奉召回京。

  兄弟俩一起去东山游玩,场面却格外诡异。

  山间凉亭里,高洋喝得满脸通红,

  干脆把上衣都脱了。他举着酒杯摇摇晃晃地说:“三弟,来,陪朕喝一杯!”

  高浚看着眼前这个醉醺醺的皇帝,欲言又止。

  周围的宫女太监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怎么?

  看不起朕?”

  高洋突然把酒杯砸在地上,碎片溅得到处都是。

  高浚终于忍不住开口:“二兄,您是一国之君......”

  话还没说完,高洋就哈哈大笑:“少来这套!

  今天只管喝酒!”

  说着又让人斟满酒杯,继续纵酒狂欢。

  山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这场酒宴上的诡异气氛。

  高浚进谏道:“这非人主所宜。”

  高洋一听,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他心想:“这小子竟敢教训我?”

  但碍于君臣之礼,他强压怒火,只是冷冷地哼了一声。

  高浚见高洋不悦,心里也明白自己触怒了皇帝。

  但他性子耿直,不肯就此罢休。

  他私下找到杨愔,质问道:“你身为重臣,为何一味迎合主上,助长他的过错?”

  杨愔表面恭敬,拱手道歉:“殿下教训得是。”

  可一转身,他脸色就变了。

  他心想:“高浚仗着自己是皇亲,就敢指手画脚?”

  更关键的是,高洋曾下令,禁止大臣与诸王私下往来。

  杨愔抓住这点,立刻向高洋告状。

  高洋一听,勃然大怒,拍案骂道:“高浚这小人,性情狂妄,实在可恨!”

  他越想越气,连酒宴都无心继续,直接拂袖回宫。

  高浚见势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