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只听城外杀声震天,吓得脸色煞白:“不好!敌军杀来了!”
亲信慌张来报:“大人,城门已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王僧智顾不得披甲,连滚带爬地从后门逃出,跳上小船,直奔吴兴而去。
天亮时,裴忌稳稳占据吴郡。
霸先得知捷报,当即下令:“裴将军,你就留在吴郡,当这个太守吧!”
裴忌朗声应道:“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
霸先正打算猛攻石头城,突然传来消息——齐军来支援徐嗣徽了!
更糟的是,他们还运来了三十万石粮食和上千匹战马,已经抵达湖墅。
霸先眉头紧锁,立刻找来韦载商议:“齐军来势汹汹,粮草充足,我们该怎么办?”
韦载不慌不忙,分析道:“如果齐军趁机占据三吴,向东扩张,那我们就危险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在淮南筑城,保住东边的粮道,再派兵切断他们的补给。
只要断了他们的粮,不出十天,齐将的脑袋就能挂在城头!”
霸先点头:“好,就这么办!”
当夜,侯安都率军突袭湖墅。
火光冲天,齐军的千余艘运粮船被烧得干干净净。
与此同时,仁威将军周铁虎活捉了齐军北徐州刺史侯领州,押回建康。
韦载又带人赶赴淮南,修筑堡垒,派杜棱驻守,确保粮道畅通。
建康的军队这才稳住了局面。
事后,将士们纷纷议论:“霸先将军真是厉害,连投降的敌将都能善用!”
霸先微微一笑:“用人不疑,才能成事。”
话说那齐兵在仓门水南扎下了两座营栅,和梁军对峙起来。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侯安都这人勇猛得很,主动出击去攻打秦郡。
他带着手下的兵将,那叫一个势如破竹,很快就攻破了城栅。
这一仗下来,俘获了好几百人,还缴获了徐嗣徽家里的琵琶和鹰。
这侯安都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他让人把这琵琶和鹰给徐嗣徽送回去,还带话说:“昨儿到你那儿得了这玩意儿,咱这军队里用不着这东西,特意给你送回来。”
你瞧瞧,这话调侃得多妙,把徐嗣徽气得够呛。
徐嗣徽大惊失色,心里直犯嘀咕,这可咋办?
赶忙就向齐营求救。
齐淮州刺史柳达摩接到求救信,不敢怠慢,立马带着兵渡过淮河,摆开了阵势。
这边梁军主帅霸先可不含糊,亲自督率众将士猛冲猛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还想出个主意,让人放火去烧齐兵的营栅。
这火一烧起来,那可不得了,齐兵顿时乱了阵脚,被杀得大败。
好多齐兵慌不择路,掉进水里淹死了,场面惨不忍睹。
徐嗣徽和任约不甘心失败,又领着齐兵,驻扎在了江宁浦口。
侯安都那可是个打仗的好手,他带着水军就去偷袭齐兵。
这一仗,侯安都又打了个漂亮仗,把齐兵打得七零八落。
徐嗣徽他们没办法,只能坐着小船逃走了。
可这柳达摩却不肯走,留在石头城坚守。
霸先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召集水陆各军,把石头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石头城里头可就遭了殃,没有水喝,这日子可怎么过?
柳达摩没了办法,只好派人出来求和。
不过他提了个条件,要梁军这边送个人质过去。
霸先知道这事儿不能自己一个人说了算,就召集百官一起商量。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人说:“如今建康城里兵力虚弱,粮食运输也跟不上,要是继续打下去,咱可没什么胜算,不如就和他们讲和吧。”
霸先听了大伙的意见,觉得有道理,就决定把自己的侄子昙朗,还有永嘉王萧庄,送到齐营去做人质。
之后,霸先和柳达摩在城外会盟。
不过呢,有人觉得霸先这一招有点太软弱了。
柳达摩见人质送到了,这才带兵回去。
徐嗣徽和任约也跟着去了齐国。
齐主高洋听说柳达摩擅自和梁军讲和,而且还损失了大量的粮草、器械和马匹,气得暴跳如雷。
他把所有的罪责都怪到柳达摩头上,下令把他杀了。
然后,又命令仪同三司萧轨,调集大军,准备南下攻打梁军。
“萧轨,你赶快调集大军,给我南下灭了梁军。”
高洋气呼呼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