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咄苾咬牙:“总有一天,我要让柔然跪在我们脚下!”
尽管突厥人心中不满,但眼下他们仍无力反抗,只能继续臣服柔然,靠打铁维生。
这座山的形状像古代士兵戴的头盔(兜鍪),而当地少数民族把头盔叫作“突厥”,所以这个部落就用“突厥”来命名自己。
突厥人原本只是草原上的一个小部族,可到了大叶护这一代,部众渐渐强盛起来。
大叶护去世后,他的儿子伊利继承了首领之位。
伊利生得高大威猛,性情刚烈,是个天生的战士。
他召集部众,率兵攻打铁勒部,一战便收降五万余家。
实力大增后,伊利不再满足于做一个小部落的首领,他自立为“土门可汗”,正式宣告突厥的崛起。
然而,草原上的霸主柔然并不把突厥放在眼里。
伊利派使者向柔然可汗求婚,想借此巩固地位。
谁知柔然头兵可汗不仅拒绝,还轻蔑地骂道:“区区锻奴,也配娶我柔然的公主?”
使者被羞辱而归,伊利勃然大怒,一刀斩了柔然的使者,厉声道:“柔然欺人太甚!
今日之辱,必以血偿!”
他立刻召集部众,率军突袭柔然。
柔然人没想到突厥敢主动进攻,仓促应战,结果连吃败仗。
头兵可汗见大势已去,羞愤交加,竟拔刀自尽。
他的儿子庵罗辰和弟弟登注俟利见势不妙,带着残兵突围,逃往北齐避难。
伊利大获全胜,率军凯旋。
可柔然并未就此灭亡,残余部众推举登注的次子铁伐为新可汗。
然而铁伐命运不济,不久便被契丹人所杀。
北齐见状,索性把登注送回去,让他重新掌控柔然。
可惜登注也没能坐稳位置,很快又被部众推翻,最终由他的儿子库提继位。
就在柔然内乱不断时,突厥的新可汗——伊利的弟弟木杆俟斤登上了历史舞台。
木杆长相奇特,面宽一尺,脸色如赭石般暗红,眼睛却像琉璃一样透亮。
他性格暴烈,但极有谋略,一心想要扩张突厥的疆土。
他召集众将,冷声道:“柔然已是强弩之末,此时不灭,更待何时?”
手下大将纷纷附和:“可汗英明!柔然屡败,正是吞并的好时机!”
木杆眼中寒光一闪,拍案而起:“传令各部,即刻备战!
这一次,我要让柔然彻底从草原上消失!”
于是,突厥的铁骑再次集结,浩浩荡荡杀向柔然……
库提虽是柔然酋长,但在齐主高洋面前,却如蝼蚁撼树。
他拼尽全力,仍难抵挡齐军铁骑,最终只能带着族人仓皇逃奔齐国。
高洋得知柔然来降,当即率军北上,亲自接应。
他站在高台上,俯视着跪伏的柔然部众,嘴角微扬,眼中却透着冷意。
小主,
“库提无能,不配统领柔然。”
他挥了挥手,语气不容置疑,“从今日起,庵罗辰为新可汗,你们就住在马邑川,朕会赐你们粮食布帛。”
库提脸色惨白,却不敢反驳,只能低头退下。
庵罗辰则恭敬叩首:“谢陛下恩典,柔然必永世臣服。”
高洋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调转马头,挥师北上,直指突厥。
突厥可汗木杆听闻齐主亲征,心中一惊。
他虽雄踞草原,但面对高洋的威势,也不免胆寒。
“齐天子亲自来了?”
木杆眉头紧锁,问左右,“我军可有胜算?”
谋士低声道:“齐军兵锋正盛,不如……求和。”
木杆沉默片刻,最终长叹一声:“罢了,先避其锋芒。”
他立刻遣使送信,言辞恭敬:“突厥愿臣服于齐,年年朝贡,绝无二心。”
高洋接过降书,冷笑一声:“算他识相。”
他并未赶尽杀绝,只是厉声道:“记住你的承诺,若敢违逆,朕必踏平草原!”
使者连连叩首:“不敢!不敢!”
天保五年,高洋再度亲征,目标直指山胡。
山胡盘踞石楼山,地势险峻,连北魏都未能征服。
然而,高洋却如猛虎下山,一战击溃山胡主力。
战后,他下令:“男子十三岁以上,全部腰斩!妇女幼童,充作奴隶!”
鲜血染红了石楼山,哀嚎声久久不散。
自此,北方胡人闻风丧胆,再无人敢反抗。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