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冼氏奇谋破高州 侯景诡计袭郢州
emsp;可说来也怪,这次大军行进时,江水竟暴涨数丈,淹没了所有险滩。
船只畅通无阻,仿佛天意相助。
行至西昌时,江边忽然出现一条巨龙。
它鳞甲闪耀,五彩斑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百姓们纷纷驻足观望,啧啧称奇:“这可是吉兆啊!”
陈霸先心中暗喜,看来此行必有所成。
此时,湘东王萧绎也听说了此事,当即任命霸先为江州刺史。
霸先立刻上书请求增援:“侯景猖獗,请殿下速发兵共讨!”
可萧绎却回信推脱:“我军正忙于郢州事务,无暇东顾。”
原来,邵陵王萧纶此时已抵达郢州。
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是梁武帝的侄子,他主动推举萧纶为“假黄钺都督”,统领军政大权。
萧纶大喜,日夜操练兵马,打造兵器,准备讨伐侯景。
可萧绎却坐不住了。
他暗中派大将王僧辩、鲍泉率领水军偷袭郢州。
船队刚过鹦鹉洲,萧纶就得到了消息。
他冷笑一声,提笔写下一封信,派人快马送给王僧辩。
信中写道:“将军去年替人杀侄,今年又替人攻兄。
靠这种手段求取富贵,不怕被天下人耻笑吗?请将军三思!”
王僧辩读完信,脸色阴晴不定,但还是原封不动地转交给了萧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萧绎拍案怒道:“不必理会,继续进军!”
萧纶得知王僧辩不肯退兵,便召集众将士到西园议事。
他站在高台上,泪流满面:“我一心只想剿灭侯景,可湘东王却疑心我要争帝位。
如今我军粮草不足,若坚守必败;
若出战,又会被后人嘲笑。思来想去,不如暂避锋芒。”
台下将士群情激愤,纷纷请战:“殿下何必退缩?
我们愿拼死一战!”
萧纶摇摇头,叹息道:“诸位忠心,我心领了。
但此战毫无胜算,徒增伤亡罢了。”
说完,他拉起世子萧瓒的手,头也不回地登船北去。
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打开城门,恭敬地将王僧辩迎入城中。
城中百姓纷纷探头张望,窃窃私语:“听说这位将军刚打了胜仗?”
“可不是嘛!”
一个卖烧饼的老汉压低声音,“侯景那逆贼的军队,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王僧辩入城后,立即派人护送萧恪前往江陵报捷。
萧绎接到捷报,喜形于色,当即拍案道:“好!
郢州乃军事要地,需派可靠之人镇守。”
他转头对身旁的宠妃王氏笑道:“爱妃,朕打算让方诸去郢州,你觉得如何?”
王氏闻言大惊:“陛下,方诸才十五岁啊!”
“无妨。”
萧绎不以为意,“朕会派鲍泉辅佐他。
这孩子聪明伶俐,定能胜任。”
就这样,年仅十五的萧方诸成了郢州刺史。
鲍泉看着稚气未脱的小王爷,暗自摇头,却也只能躬身领命:“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世子。”
与此同时,邵陵王萧纶的处境却截然不同。
他带着残兵败将逃到武昌,收拢散兵游勇后,在齐昌城驻扎下来。
“王爷,咱们粮草将尽,该怎么办?”
副将忧心忡忡地问。
萧纶望着北方,咬牙道:“派人去北齐,就说...本王愿意归降。”
消息传到江陵,萧绎冷笑:“朕这个哥哥,倒是会找靠山。”
北齐果然封萧纶为梁王。
然而好景不长,侯景部将任约得知萧纶在马栅扎营,立即派叱罗通率精骑偷袭。
“报——敌军来袭!”
哨兵的喊声划破夜空。
萧纶仓促应战,大败而逃,最终退守汝南。
汝南城主李素是萧纶旧部,二话不说打开城门:“王爷快请进!”
在汝南,萧纶重整旗鼓。
他站在城墙上,对将士们说:“只要拿下安陆,我们就能东山再起!”
可惜天不遂人愿。
西魏安州刺史马岫得知消息,立即上报。
宇文泰派大将杨忠前来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