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76章 东柏堂高澄殒命 晋阳地洋谋初现

第176章 东柏堂高澄殒命 晋阳地洋谋初现

 崔暹生怕失去高澄的欢心,便一反常态,极尽谄媚之能事。

  难怪崔季舒私下嘲笑他:“崔暹平日自诩刚直,如今却像条摇尾乞怜的狗!”

  高澄见崔暹如此顺从,更加肆无忌惮。

  宋玉仪有个亲姐姐叫宋静仪,姐妹俩容貌相似,都是风流放荡的性子,一颦一笑间尽显媚态。

  静仪原本嫁给了黄门郎崔括,但因玉仪深得高澄宠爱,便时常来府中走动,甚至留宿。

  高澄贪得无厌,见静仪姿色不输玉仪,便动了心思,想姐妹兼收。

  令人意外的是,玉仪不仅不吃醋,反而主动撮合。

  她笑着对高澄道:“姐姐性子比我更放得开,大人若喜欢,何不一试?”

  高澄大喜,事后还特意为静仪讨了个公主的封号。

  姐妹俩共侍一夫,倒真成了“难姊难妹”。

  更荒唐的是,崔括明知妻子与高澄私通,却装作不知,甚至乐见其成。

  高澄见他如此“识趣”,便时常赏赐金银布帛,连崔括的父母也沾了光。

  有人私下讥讽:“崔家娶了个‘好媳妇’,全家人靠她发财!”

  高澄得了宋氏姐妹,日夜缠绵,快活似神仙。

  有一回,他搂着两姐妹,得意忘形道:“若有一天我当了皇帝,定封你们俩做左右皇后!”

  姐妹俩娇笑着拜谢,眼中尽是贪婪。

  然而,高澄的野心不止于此。

  他盘算着篡位,便想了个试探的法子——假借国本之事,入宫面见东魏主元善见,请求册立皇太子。

  元善见哪知他的心思,欣慰道:“爱卿忠心为国,朕甚感欣慰。”

  当即下诏,立皇子元长仁为太子。

  高澄傻眼了。

  他本想借此试探元善见是否有退位之意,哪知弄巧成拙,反倒让太子之位名正言顺地定了下来。

  回府后,他气得摔了杯子,怒道:“这老东西竟真把太子立了!”

  散骑常侍陈元康劝道:“大人不必急躁,此事可从长计议。”

  小主,

  吏部尚书杨愔也附和:“是啊,只要谋划得当,大事仍可成。”

  高澄阴沉着脸,思索片刻,终于下定决心。

  他召来心腹黄门侍郎崔季舒,咬牙道:“既然试探不成,那就直接动手!”

  四人密谋至深夜,最终决定——加快步伐,筹备篡位!

  膳奴兰京端着食盘,低头走进来,轻声说道:“王爷,请用膳。”

  高澄正与元康等人议事,一见是他,猛地拍桌怒喝:“滚出去!”

  元康一愣,忙问:“王爷,这是为何?”

  高澄冷笑:“昨夜我梦见这奴才拿刀砍我!

  留他不得,还敢让他送饭?”

  兰京身子一颤,默默退下。

  没过多久,他又回来了。

  这次,他低着头,将食盘轻轻放在案上。

  高澄大怒:“我说了不要你伺候,你还敢来?”

  兰京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他猛地掀翻食盘,从盘底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刀,直刺高澄:“今日,我就要你的命!”

  话音未落,门外又冲进几个持刀壮汉,个个杀气腾腾。

  高澄脸色大变,转身就逃。

  可慌乱中,他被椅子绊倒,脚踝一扭,疼得直冒冷汗。

  眼看追兵逼近,他顾不得颜面,一头钻进了床底。

  杨愔反应最快,转身就逃。

  崔季舒吓得脸色惨白,慌不择路,一头扎进了茅厕。

  只有陈元康挺身而出,拔剑挡在床前,怒喝:“休伤我主!”

  兰京冷笑:“找死!”

  刀光交错,元康虽勇,终究寡不敌众。

  一柄尖刀刺入他的胸膛,鲜血喷涌而出。他闷哼一声,重重倒地。

  兰京不再管他,带人围住床榻,乱刀齐下。

  床板碎裂,木屑纷飞。高澄惨叫连连,可刀光如雨,血肉横飞。

  片刻之后,一切归于寂静。

  年仅二十九岁的高澄,就这样惨死在乱刀之下。

  消息传出,柔然、琅琊两位公主听闻噩耗,不知是何心情?

  兰京本是梁朝徐州刺史兰钦的儿子,不幸被高澄俘虏,沦为厨房里的奴仆。

  兰钦心疼儿子,写信给高澄,愿意出重金赎人。

  可高澄冷笑一声,把信扔到一边:“区区钱财,也配换人?”

 &ems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