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68章 荀济就戮侯景遁 绍宗逞勇淮河乱

第168章 荀济就戮侯景遁 绍宗逞勇淮河乱

>   “不行,得想个法子!”

  侯景眼珠一转,突然高声喊道:“弟兄们!

  高澄那狗贼,把你们的父母妻儿全杀光了!

  想报仇,就跟我杀!”

  士兵们一听,怒火中烧,纷纷举刀怒吼:“高澄!还我家人的命来!”

  对面阵中,慕容绍宗听得一清二楚。

  他冷笑一声,立马横刀,朗声回应:“别听这跛子胡说!

  你们的家人活得好好的!

  只要投降,官复原职,绝不追究!”

  侯景的兵将半信半疑,有人低声嘀咕:“真的假的?别是骗我们吧……”

  绍宗见状,一把扯下头盔,披头散发,举刀指天:“我慕容绍宗对北斗起誓,若有半句假话,天打雷劈!”

  这一下,侯景的军心彻底崩了。

  侯景知道情况不妙,急忙下令撤退。

  可手下的将士们早已心向北朝,根本不听他的指挥,纷纷掉头就跑。

  这时,慕容绍宗率领骑兵追杀过来,喊杀声震天。

  侯景走投无路,只能拼命向南逃窜。

  他好不容易渡过涡水,回头一看,身边只剩下几个心腹。

  一行人狼狈不堪,从硖石渡过淮河,勉强收拢了一些散兵游卒,凑了八百来人。

  他们日夜赶路,生怕追兵杀到。

  侯景心里发慌,赶紧派人去对慕容绍宗喊话:“侯景要是被抓了,你还有什么功劳可立?”

  慕容绍宗一听,觉得有道理,便收兵不追了。

  其实,他这一放,反倒给梁朝埋下了大祸。

  侯景一路逃到寿春,想进城休整。

  可监南豫州事的韦黯却紧闭城门,死活不让他进。

  侯景急了,派寿阳人徐思玉进城游说。

  徐思玉见到韦黯,劝道:“侯景虽然兵败,但手下仍有精锐,若逼急了,他攻城杀人,您也挡不住。

  不如放他进来,日后朝廷怪罪,您也有个交代。”

  韦黯犹豫再三,终于打开城门。

  侯景这才得以进城喘息。

  安顿下来后,侯景立刻写了一份奏表,向梁武帝请罪,说自己战败有罪,请求贬官削职。

  消息传到梁朝朝廷,众臣议论纷纷。

  有人说侯景全军覆没,已经死了;

  也有人说他侥幸逃脱,正往南逃窜。

  一时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这时,何敬容刚刚被任命为太子詹事,入宫侍奉太子萧纲。

  太子忧心忡忡,问他:“侯景生死未卜,最近有人说他还活着,你觉得可信吗?”

  何敬容冷笑一声:“他要是真死了,反倒是朝廷的福气!”

  太子一愣:“这话怎么说?”

  何敬容压低声音道:“侯景是个反复无常的叛臣,留着他,迟早会祸乱国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子听了,半信半疑。

  没过多久,梁武帝收到了侯景的奏表,得知他不仅没死,还占据了寿春,顿时大喜过望,立刻下旨:“侯景仍任南豫州牧,官职不变!”

  光禄大夫萧介上书直言劝谏道:

  我私下听说侯景在涡阳打了败仗,孤身一人逃回来投靠。

  陛下不吸取之前的教训,反而又下令收留他。

  我听说恶人的本性难改,天下的坏人都一样。

  当年吕布杀了丁原投靠董卓,最后又杀了董卓成为叛贼;

  刘牢背叛王恭归顺晋朝,后来又背叛晋朝作乱。

  为什么呢?因为狼崽子天生野性难驯,养虎为患,迟早会被反咬一口。

  侯景生性凶残狡猾,受过高欢的恩惠,官至右司,担任一方大员。

  然而高欢的坟土还没干,他就反咬一口,后来力量不足,又逃到关西,宇文氏不容他,所以才跑来投靠陛下。

  之前陛下收留他,不过是想效仿汉朝收降胡人对抗匈奴的做法,希望能利用他打一仗。

  但现在他损兵折将、丢了地盘,不过是个边境上的小人物罢了。

  陛下为了这么个小人物而得罪盟国,我觉得实在不妥!

  如果朝廷还指望他日后能改过自新、效忠国家,我认为侯景绝不是那种忠臣——他抛弃家乡如弃破鞋,背叛君主如扔草芥,怎么可能真心仰慕圣德,做江淮的忠臣呢?

  事实明摆着,没什么可疑惑的。

  我年老多病,本不该插手朝政,但就像楚国大夫囊瓦临死前仍惦记国都安危,卫国史鱼死后还要用尸体劝谏君王。<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