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67章 侯景反复生乱象 高澄跋扈激君怒

第167章 侯景反复生乱象 高澄跋扈激君怒

瓠。

  同时,西阳太守羊思达被任命为殷州刺史,驻守项城。

  朝廷上下正忙着调兵遣将,梁主忽然下诏,准备大举北伐东魏。

  他本想让鄱阳王萧范担任元帅。

  萧范是梁主之侄,骁勇善战,颇有威望。

  可朱异一听,立刻进宫劝阻:“陛下,鄱阳王虽勇猛过人,能得将士死力。

  但他性情暴虐,所到之处,百姓遭殃。

  若用他为帅,恐怕难以安抚民心啊!”

  梁主皱眉思索,半晌才问:“那会理如何?”

  朱异眼睛一亮,连忙附和:“陛下英明!

  会理正是合适人选!”

  恰在此时,贞阳侯萧渊明也上表请战。

  梁主便命渊明和会理共同统领诸将,分兵北上。

  这萧渊明是梁主兄长萧懿之子,虽出身将门,却毫无领兵之才。

  会理则是梁主之孙,袭封王爵,为人骄横无能,一路上对渊明傲慢无礼。

  渊明心中恼火,写信向朱异诉苦:“朱大人,这会理目中无人,实在难以共事,不如将他调回!”

  朱异本就忌惮萧范,见渊明告状,立刻顺水推舟,向梁主进言召回会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主向来宠爱儿孙,也不管他们是否有真本事,一味纵容,当即应允。

  此时正值盛夏,烈日当空,酷热难耐。

  士兵们穿着厚重的铠甲,行军艰难,个个汗流浃背,怨声载道。

  “这鬼天气,走两步就喘不上气,还打什么仗?”

  一个老兵擦着汗抱怨。

  “上头催得紧,可咱们走得比蜗牛还慢!”

  另一个士兵摇头叹气。

  将领们虽心急,却也不敢强行催促。

  毕竟,这样的天气强行行军,无异于自讨苦吃。

  渊明骑在马上,望着缓慢前行的队伍,心中烦躁:“照这速度,何时才能到前线?”

  副将苦笑:“侯爷,天太热了,士兵们实在走不动啊。”

  渊明冷哼一声:“可陛下还等着捷报呢!”

  副将无奈:“可若强行赶路,只怕未到战场,士卒先倒下一半。”

  就这样,大军走走停停,行程一拖再拖。

  其实,北伐本应速战速决,抢占先机。

  可梁主用人不当,将领无能,加上盛夏行军,士兵疲惫不堪,哪里还有半点锐气?

  盛暑行军,并非赴急,这也是违悖天道。

  东魏权臣高欢去世,他的长子高澄从邺城赶回晋阳,为父亲发丧。

  东魏皇帝在东堂举哀,追赠高欢为相国、齐王,赐九锡之礼,谥号“献武”。

  皇帝亲自送葬,并任命高澄为大丞相,统领内外军事,继承勃海王爵位。

  然而,高澄却上表推辞:“臣年少德薄,恐难当大任,请陛下另择贤能。”

  皇帝见他谦逊,便准奏,改任他为录尚书事,仍掌朝政。

  高澄的弟弟高洋则被任命为哀畿大都督,前往邺都辅政。

  此时,柔然世子秃突佳仍在晋阳。

  高欢在世时,曾与柔然联姻,将公主嫁给他。

  如今高欢去世,秃突佳便想带公主回国。

  高澄得知后,心中一动。

  柔然公主正值青春,若让她守寡,未免可惜。

  况且,柔然有“子妻后母”的习俗,他何不借此机会,既巩固权力,又得一美眷?

  于是,他找来秃突佳商议:“世子,公主年轻,若随你回国,未免孤苦。

  不如让她留在晋阳,由我照顾,如何?”

  秃突佳皱眉:“这……恐怕不合中原礼法。”

  高澄笑道:“柔然风俗,子可继娶后母。我虽非亲生,但既承父业,自当尽责。”

  秃突佳思索片刻,点头道:“既如此,待我问过阿姊。”

  那东魏主善见,是个文武双全的皇帝。

  他力气大,箭法准,还爱读书写文章。

  当时人都说,他有孝文帝的风采。

  高欢活着的时候,对善见毕恭毕敬。

  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先请示皇帝,等皇帝点头才敢办。

  有时候进宫陪宴,高欢必定跪着敬酒,甚至跟着皇帝去烧香,也得捧着香炉,弯着腰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喘。

  手下人见高欢这么恭敬,自然也不敢对皇帝不敬。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