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60章 西魏东征谋大业 东魏北伐战沙场

第160章 西魏东征谋大业 东魏北伐战沙场

;高欢闻言,拍案叫绝:“此子决断,将来必成大器!”

  自此,邺城有高澄坐镇,晋阳有高洋辅佐。

  高欢捋须微笑:“有这两个儿子在,老夫可以安心对付西魏了。”

  正说着,探子来报:“禀大丞相,梁国派镇北将军元庆和进犯我东魏边境!”

  高欢拍案而起:“好个梁国,竟敢趁火打劫!”

  他当即调兵遣将:“高敖曹率三万兵马赴项城,窦泰带三万人马去城父,侯景领三万人马直奔彭城!”

  军令一下,三路大军即刻开拔。

  元庆和听闻东魏大军将至,吓得连夜撤兵。

  侯景趁机攻陷楚州,活捉刺史桓和。

  得胜后的侯景得意洋洋,对部下说:“梁军不过如此,咱们一鼓作气打过淮河去!”

  谁知刚渡淮河,就遇上了梁国名将陈庆之。

  两军对阵,陈庆之在阵前大喊:“侯景小儿,休得猖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侯景冷笑:“老匹夫,看你能奈我何!”

  结果一交手,侯景就吃了大亏。

  陈庆之用兵如神,把侯景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侯景见势不妙,慌忙下令:“快撤!辎重都不要了!”

  他自己更是丢盔弃甲,狼狈逃回北方。

  这一仗,让侯景再不敢小觑梁国将领。

  高欢一心想要吞并西魏。

  但眼下兵力有限,无暇顾及南方。

  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如先稳住南梁,集中力量对付西魏。

  “来人!”

  他挥手召来使者,“速去建康,与梁修好。”

  使者快马南下,面见梁主萧衍。

  萧衍正愁战事不休,见高欢主动求和,乐得顺水推舟。

  “既然高欢有意休战,朕准了。”

  他大袖一挥,“传旨陈庆之,即刻撤军!”

  高欢见南线无忧,立刻调转矛头,亲率轻骑万人,直扑西魏夏州。

  这支军队行动如风,士兵们只啃干粮,连生火做饭的时间都省了。

  夜色深沉,夏州城头竟无一人值守。

  高欢冷笑一声:“天助我也!”

  他下令:“把长矛绑成梯子,攀城!”

  士兵们手脚并用,如猿猴般爬上城墙,转眼间攻破城门,生擒刺史斛拔俄弥突。

  高欢毫不耽搁,押着俘虏,带着五千户百姓,浩浩荡荡返回晋阳。

  前脚刚进城,后脚就传来急报——灵州曹泥被西魏军围困!

  高欢拍案而起:“岂能坐视不理?出兵!”

  援军一到,曹泥脱困,也被迁往晋阳。

  高欢正得意,西魏的诏书却送上门来,罗列他二十条大罪,扬言要东征讨伐。

  高欢勃然大怒,把诏书狠狠摔在地上:“宇文泰、斛斯椿这两个逆贼,竟敢反咬一口!”

  他当即召集众将,厉声道:“他们骂我,我就打他们!传令——”

  高敖曹上前一步:“末将在!”

  “你率军攻上洛!”

  窦泰也抱拳听令:“末将愿往!”

  “你直逼潼关!”

  部署完毕,高欢翻身上马,目光如炬:“其余将士,随我进军蒲坂!”

  黄河岸边,三座浮桥正在搭建。

  高欢凝视对岸,握紧缰绳,嘴角扬起一丝冷笑。

  “宇文泰,咱们战场上见!”

  西魏大行台宇文泰率军迎敌,驻扎在广阳。

  探子来报,高欢的军队正分兵三路逼近,还在河上搭了浮桥,摆出渡河的架势。

  宇文泰召集众将商议,指着地图道:“你们看,高欢这是虚张声势。

  他三面包围,又架浮桥,无非是想牵制我军,好让窦泰趁机西进。”

  大将李弼皱眉道:“窦泰是高欢麾下猛将,战功赫赫。

  若真让他突破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宇文泰微微一笑:“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先发制人。

  窦泰连战连胜,必定轻敌。

  我们出其不意,直取窦泰!”

  众将面面相觑。

  于谨忍不住劝道:“大行台,舍近袭远风险太大。

  不如分兵防守,更为稳妥。”

  宇文泰摇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