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59章 新君登基立朝纲 高欢家丑乱宫闱

第159章 新君登基立朝纲 高欢家丑乱宫闱

  高欢冷冷一笑,反问道:“为什么不把郑氏也关起来?”

  高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派人给司马子如送密信求救。

  子如当时在邺城辅政,接到信后二话不说,快马加鞭赶往晋阳。

  晋阳城内,高欢正在书房批阅文书。

  听说老友来访,他放下毛笔,整了整衣冠迎出去。

  两人见面寒暄,就像往常一样亲热。

  要知道,他们可是过命的交情,朝堂上的事、家里的事,从来都是掏心窝子说话。

  就连彼此的妻妾见面,也不用刻意回避。

  “子如兄怎么突然来了?”

  高欢笑着给他斟茶,“莫不是邺城出了什么变故?”

  子如接过茶盏,却不急着说明来意:“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许久不见,想跟王爷聊聊。”

  两人从边境军情说到朝中动向,又谈到今年的收成。

  茶喝了一壶又一壶,话却越说越少。

  眼看天色渐晚,子如终于开口:“王妃近来可好?

  许久未见,想去问个安。”

  高欢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放下茶盏,长叹一声:“你既然来了,想必也听说了那逆子的事。”

  子如故作惊讶:“王爷说的是......?”

  “还能有谁!”

  高欢拍案而起,“那个畜生竟敢对庶母做出禽兽不如之事!

  娄妃也是糊涂,居然被蒙在鼓里!”

  子如没有立即接话。

  他慢条斯理地捋着胡须,忽然笑了:“说起家丑,子如家里也有桩难堪事。

  犬子消难,前些日子也做出类似勾当。”

  高欢一怔:“竟有此事?”

  “可不是嘛。”

  子如苦笑着摇头,“这种事传出去多难听?

  我只好帮着遮掩。

  说来惭愧,这把年纪还要为儿女操心。”

  见高欢神色稍缓,子如话锋一转:“说起来,王妃对王爷可是情深义重啊。

  当年在怀朔镇,王爷得罪了镇帅,被打得皮开肉绽,是谁日夜守在榻前?

  后来躲避葛荣追杀,又是谁跟着王爷一路逃到并州?”

  高欢的眼神渐渐柔和下来。

  “我记得最清楚,”子如继续道,“有一日风雪交加,王妃的靴子都走破了。

  她蹲在路边,用马粪生火,亲手给王爷补靴子。

  这份情义,难道还抵不过一个婢女的闲话?”

  高欢皱眉:“话虽如此,但若事情属实......”

  “王爷且慢下定论。”

  子如起身拱手,“不如让子如去问问清楚?

  若真是那逆子作恶,再处置不迟。”

  高欢沉思片刻,终于点头:“也好,就劳烦你了。”

  子如快步走向偏厅,吩咐左右:“先把世子请来,我要当面问话。”

  高澄终于见到了子如。

  还没等他开口,子如便板着脸质问:“堂堂男子汉,怎么就被吓破了胆,自己往身上泼脏水?”

  这话问得犀利,一下子戳中了要害。

  高澄一听,立刻矢口否认,辩解道:“都是那三个婢女记恨我,故意诬陷!”

  子如冷笑一声,当即派人把那三个婢女押上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猛地一拍桌子,厉声喝道:“你们几个贱婢,竟敢污蔑主人?

  还不从实招来!”

  婢女们吓得浑身发抖,哪敢辩解?

  她们知道,无论说什么都是死路一条。

  没过多久,三人竟相继上吊自尽。

  子如见状,立刻派人去报告高欢:“果然是小人诬告,她们心虚畏罪,已经自尽了!”

  高欢一听,顿时喜出望外,连忙召见娄妃和儿子高澄。

  一家三口抱头痛哭,前嫌尽释,和好如初。

  高欢心情大好,当晚便设下盛宴,亲自给子如斟酒,感激道:“多亏了你,才保全了我们父子之情!

  这份恩情,我记下了。”

  子如连忙起身,恭敬地回礼:“丞相言重了,这都是臣分内之事。”

  两人推杯换盏,畅饮到半夜,方才尽兴散去。

  第二天,子如准备告辞回邺城。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