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第143章 元渊蒙冤命陨落 梁军得胜势难挡

第143章 元渊蒙冤命陨落 梁军得胜势难挡

emsp;当夜,于谨快马加鞭赶赴洛阳,直奔悬赏告示而去。

  “我就是于谨,”他对着守宫门的侍卫朗声道,“特来投案。”

  官吏不敢怠慢,立即禀报。

  胡太后当即召见,在朝堂上厉声质问:“你好大的胆子!

  你可知罪?”

  于谨不慌不忙,跪地陈词:“太后明鉴,广阳王用兵迟缓,实为保全实力。

  叛军势大,贸然出击只会损兵折将。”

  他接着详细分析战局,言辞恳切,条理分明。

  说到动情处,连周围的侍卫都为之动容。

  “...所以广阳王绝非有二心,而是为朝廷着想啊!”于谨最后叩首道。

  胡太后的脸色渐渐缓和,心中的怒气不知不觉消散了。

  她摆摆手:“罢了,此事就此作罢。”

  小主,

  城阳王元徽的计谋没得逞,心里不甘,又写信给定州刺史杨津,让他想办法除掉元渊。

  元渊见葛荣势力强大,便退守定州。

  杨津接到密信,立刻派都督毛谧等人趁夜偷袭元渊的住处。

  元渊毫无防备,只带着几个亲信仓皇逃命。

  他们一路狂奔,刚到博陵郡地界,迎面撞上葛荣的巡逻骑兵。

  “站住!什么人?”骑兵厉声喝问。

  元渊来不及躲藏,被当场抓住,押到葛荣面前。

  葛荣的部下见他身份尊贵,纷纷提议:“不如奉他为主,对抗朝廷!”

  葛荣冷笑一声:“我已经自称天子,岂能容他?”

  说完,手一挥,元渊便丢了性命。

  消息传回洛阳,元徽趁机诬陷元渊投降叛贼。

  朝廷大怒,下令拘捕元渊的妻儿。

  广阳王府的属官宋游道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大声辩解:“元渊明明是被葛荣所杀,怎能说他投降?

  这是冤枉!”

  朝廷派人查证,发现实情确实如此,这才赦免了元渊的家人。

  与此同时,葛荣的叛军越来越猖狂。

  朝廷赶紧任命杨津为北道都督,让他去抵挡葛荣。

  北方边境动荡不安,北魏朝廷又加封博陵郡公尔朱荣为安北将军,命他统领恒、朔二州的军务。

  尔朱荣率军经过肆州时,刺史尉庆宾紧闭城门,不让他进城。

  尔朱荣大怒,对手下喝道:“区区刺史,也敢拦我?”

  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强行登城,活捉尉庆宾,带回秀容。

  随后,尔朱荣擅自任命自己的堂叔尔朱羽生为新任刺史。

  从此,他的兵力越来越强,北魏朝廷已经管不住他了。

  贺拔胜兄弟投奔尔朱荣时,荣正坐镇肆州。

  一见二人来投,他顿时眉开眼笑,拍着贺拔胜的肩膀说:“你们兄弟肯来助我,这天下还愁平定不了吗?”

  贺拔胜拱手道:“将军威名远播,我等愿效犬马之劳。”

  尔朱荣哈哈大笑,当即任命兄弟二人为军将。

  从此,军中大小事务,行军布阵,尔朱荣都要找他们商议。

  贺拔胜兄弟也尽心竭力,出谋划策。

  旁人见了这情形,心里都明白:尔朱荣表面恭敬,实则野心勃勃。

  他口口声声说要帮朝廷平乱,暗地里却盘算着自己的势力。

  可惜当时的北魏朝廷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一日,贺拔胜对弟弟说:“尔朱将军待我等不薄,但观其言行,恐怕......”

  弟弟打断道:“兄长慎言!如今乱世,能得明主收留已属万幸。”

  贺拔胜叹息:“你说得对。只是我总觉得,他日恐生变故。”

  弟弟苦笑:“眼下朝廷连眼前的叛乱都应付不来,哪还顾得上防范将来?”

  确实,当时的北魏朝廷就像个病入膏肓的老人。

  各地叛乱此起彼伏,朝廷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尔朱荣身上,指望他做北方的屏障。

  有人私下议论:“尔朱荣这般嚣张,朝廷就不管管?”

  另一人摇头:“管?拿什么管?

  眼下能保住江山就不错了,哪还顾得上日后怎样!”

  就这样,尔朱荣的势力日渐坐大。

  贺拔胜兄弟虽然看出端倪,却也无可奈何。

  乱世之中,人人都只顾着眼前,谁还管将来会怎样呢!

  古人有言:外宁必有内忧。

  这话放在魏国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