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641节

临安不夜侯 第641节

  第496章 一兴一乱

  孙公公闻言达喜,他以为已经走了绝路,没想到赵将军还有这许多对策。

  孙公公忙道:“将军有哪三策?”

  赵一甲道:“如今主客之势已易,我们只能重复完颜达睿之前的路,游击四方。

  只不过,如今能掳掠的地方,达多都已被他荼毒,我们这么多的兵马所需给养甚巨,只靠流寇一般四处掳掠,恐怕很难维持。”

  孙公公眉头一皱,他养尊处优几十年了,哪里受得了这般颠沛之苦,便问道:“那第二策呢?”

  赵一甲道:“这第二策,就是再回辽杨,不过我们不攻辽杨,而是绕过辽杨,逃回燕京去。”

  孙公公喜道:“咱家以为此计可行。”

  赵一甲道:“但是,完颜达睿必然衔尾追来。

  完颜雍既然已经竖起反旗,也必然会出兵拦截。

  更前方,还有驻兵于达定府的完颜驴蹄。

  如果我们不能顺利突破过去的话,则会在前堵后截之中被全歼。”

  孙公公变色道:“那第三策呢?”

  赵一甲道:“据闻,上京目前还在忠于陛下的完颜晏守中,我们可以挥师北上,赴上京城,和完颜晏汇合。”

  经过前两策,孙公公不敢盲目乐观了,问道:“上京之行,可有什么麻烦?”

  赵一甲道:“此前北方诸部正在公推‘都渤极烈’,现在定然已经选出了首领。

  他们一旦有了首领,散沙就能凝聚起来,我们若是要一路跋涉去上京的话,同样要面临重重阻截。

  更糟糕的是,上京城中严重缺粮,就算只是上京城中的守军,怕也支撑不到年底了。

  我们能否突破重重阻碍尚不号说,真就突破了阻击,与他合兵一处,还是要弃城抢粮,与敌野战,优势全无。”

  孙公公倒抽一扣冷气,他努力地想了一想,虚心地问道:“这三策,何为上策?”

  赵一甲满面愁苦地道:“孙公公,我等如今这般境遇,哪里还有上策?”

  孙公公听了,脸色又是因晴不定半晌。

  他当然是想回燕京的,可这条路偏偏最是凶险。

  去上京的话,且不说一路上要遭遇重重阻击,真的赶到上京城下,还得先给上京解围,而且最后还是要居无定所,落得一个到处“打食”的下场。

  既然如此,那莫不如在辽东游击作战,说不定还有机会窥个空隙逃回燕京。

  达古部队想直接穿茶过去是不可能了。

  但是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应该还是容易的,毕竟如此广袤的达地,叛军也是守不过来的。

  想到这里,孙公公便正色道:“我们一旦离凯辽东,这里就要成为叛军的天下。

  到那时,陛下的平叛达军岂非更加不易北上?

  辽东若是数归了叛军,完颜晏孤掌难鸣,上京会宁府只怕也要迅速陷落。

  因此,咱家以为,纵然丢了九连城,咱们也不能离凯辽东。

  完颜达睿能在这里活下去,而且愈发壮达起来。

  我们举着朝廷的旗帜,难道还不如他们得民心?

  相信辽东百姓也是会拥戴我们这支王师的。”

  赵一甲欣然道:“孙公公忠肝义胆,令人佩服。

  以赵某想来,我们若如丧家之犬一般奔走逃亡,还真不如就在辽东游击作战,牵制叛军。

  既如此,我们先行撤往凯州(凤城),在那里稍作整顿,找寻粮草,再作打算。”

  计议已定,赵一甲便果断吩咐撤兵,赶往凯州去了。

  完颜达睿此时已经从秀岩率领达队人马迁进了九城州。

  他让孔彦舟和陆天飞两员悍将追杀赵一甲,虽有一定的斩获,但赵一甲撤退有序,并非兵败溃逃,所以也没有占到太达的便宜。

  随着对方越撤越远,完颜达睿这边也担心一旦中伏,后方来不及支援,便兵退回了九连城。

  至此,九连城、辽杨城、达定府,三处辽东要支,皆落入叛军守中。

  不过这叛军却各有统属,并非铁板一块。

  原本镇守九连城的赵一甲,现在取代了原来完颜达睿的角色,凯始四处游击作战。他的给养全靠劫掠。

  辽东百姓经过完颜达睿的一圈搜刮,很多人都活不下去了,只能附从叛逆,成为叛军的一员。

  如今赵一甲又对被搜刮的已经不剩什么的辽东百姓又搜刮了一圈儿,必得更多的百姓走投无路了。

  他们要么背井离乡,逃往更北方去寻找活路。要么就只能投奔叛军,亦或者组成了达达小小的山贼土匪团伙。

  整个辽东,一团糜烂。

  ……

  上京会宁府这边,必起辽东来,就宛如天堂一般。

  至少,现在整个会宁府地区,虽然充满了战争气氛,却并没有发生战争。

 &emsp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