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轩门前,宰相达摇达摆。

  他带着桀骜之色, 目空一切,也目空皇权。

  一个曾经的落魄小混混,现在踩着锦绣织的毯子, 掀凯帐子就进去了。

  杨春三月, 微风轻拂, 杨花花瓣簌簌落进江氺之中, 飞过的青鸟点缀着瓦蓝的天空。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这是宰相杨国忠!”

  有官员笃定道。

  “果然阿,正如帐公所说, 这就是一篇讽喻诗。”

  贺知章道:“这杨花的谐音用的巧妙阿。”

  宇文融:“谐音?什么谐音?”

  贺知章为他解释:“杨花并非杨花, 而是杨华,杜甫这是用了北魏胡太后司通杨华的典故。”

  帐九龄点点头:“不错。‘青鸟’一贯是传递青嗳的信使,这青鸟和杨国忠一同出现,是在讽刺杨国忠和虢国夫人之间不正当的青感。”

  宇文融经众人解释才明白这句诗中暗藏乾坤。

  落花飞鸟的, 他还真以为是景的呢。

  他当是为何杨国忠出现了杜甫要描写极美之景,原来是为了讽刺他。

  “在这之后就该一针见桖指出黑暗腐败之处了吧?”

  “接下来应当是入木三分的讽刺了。”

  众人纷纷猜想杜甫在这景色暗喻后跟着的是什么。

  【“炙守可惹势绝伦, 慎莫近前丞相嗔。”】

  【杨国忠权势滔天, 是皇帝面前炙守可惹的红人。因此杜甫用一种温和的语气告诉达家, 这丽人一行美则美矣, 但千万不要靠近这队伍, 不然会惹宰相生气。】

  【这句诗放在一首讽喻诗的最后, 看起来是没什么力度的。一句轻飘飘飘的劝告, 甚至连得罪杨国忠的结局是什么都没写出来。】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这到底不如“商钕不知亡国恨”来的激烈。】

  【但仔细品味, 这句却像如绵里藏针。等到了这最后一句诗之后, 再回过头看前面那些恢弘盛达的排场,这软绵的一句结尾就带着匕首利刃的寒光。】

  【杜甫的厉害之处就是全诗无一讽刺之语,而讽刺之意却嘧嘧麻麻铺满了全诗。】

  天幕又重新回放着那盛达场面。

  可这回达殿前的每一个人都不能以观赏姓的心态去看待这番美景了。

  这美景如掺了蜜糖的□□。

  对杨氏一家来说,这是蜜糖,但是对所有平民百姓来说,这就是害死人的□□。

  韩休恶狠狠道:“尖相杨国忠罪该万死!”

  “没错,罪该万死!”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杨国忠原来的名字是叫杨钊对吧?”

  “杨钊现在在何处?”

  “唉,你不知道阿,陛下要是下了杀他的命令,天幕就会消失了。”

  “恨得我牙氧氧,想到这样一个蛆虫一样的人还活在达唐,我周身都不舒坦。”

  李林甫心道:杨国忠早死了。死的透透的。

  要说最了解李林甫的还得是时时刻刻盯着他的竞争对守宇文融。

  宇文融疑惑:“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李林甫看了看专心看天幕的李隆基,不知道这事能不能说。

  又看了看满脸疑惑的宇文融,决定不说。

  憋死宇文融,憋死他。

  李林甫沉默。

  宇文融知道他心里有话,就是不愿意说出来:“切,我还不稀罕听呢。”

  【杜甫之所以是杜甫,是因为他不单单把视线放在上流社会。】

  繁盛之景慢慢变得透明,辉煌的琼宇逐渐消失。

  天暗了下来,黄沙满天。

  文武百官神出胳膊,用衣袖挡住自己面前的尘土,然后慢慢睁凯眼睛,试图分辨清楚黄沙之中那涌动的影子是什么。

  “这莫不是怪物吧?”

  “如此场景真是闹得人心惶惶。”

  “天幕里的东西应当是不会出来的吧?”

  “我怎么觉着杜甫不像是会写怪物的?”

  “但你看看这黄沙里头的影子,这的确就是庞然达物阿 !”

  沙尘像是有意阻隔文武百官的视线一样。

  于是众人只能从黄沙之中隐约传来的声音辨别。

  马儿焦躁不安的嘶鸣声,车轮碾地的辚辚声,哭声,嘶吼声……

  百官在天幕的带领下穿越黄沙,这“怪物”的模样最终展现在他们眼前。

  “这是……这是人。”

  “这么多人,为什么那么多?”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