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大改革的效应

  随即刘烨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

  缓缓说道:“蔡国公所言极是。”

  说着,刘烨的目光落在蔡邕身上,微微颔首,给予对方一个肯定的眼神。

  言罢,神色凝重继续说道:“此事事关我大汉社稷民生,本宫定不会轻饶。”

  “本宫定会给诸位大臣一个明白的交代。”

  刘烨的声音一顿,目光扫过众人。

  随后更是一脸霸气地看向众人说道,“更要给天下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话落,金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香炉中香料燃烧的噼啪声。

  紧接着群臣纷纷伏地,齐声高呼:“殿下圣明,太子殿下千岁!”

  刘烨嘴角微微上扬,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缓缓说道。

  “好了,诸位爱卿平身吧,接下来我们商讨一下北伐的事情。”

  “另外,大司农这个位置,以及朝中其它位置的空缺。”

  “最近本宫为此也是苦思冥想,终于得出了一个答案。”

  “今日也一并谁出来与诸位臣工一起商讨一番。”

  闻言,下方一众大臣纷纷露出好奇之色,纷纷行礼道。

  “太子殿下为我大汉披肝沥胆,太子殿下圣明。”

  “我等愿为太子殿下分忧,为大汉分忧……”

  闻言,刘烨满意的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缓缓说道。

  “既然诸位爱卿都如此愿意分忧,那么本宫就献丑了。”

  “首先,就是这解决我大汉各个职位空缺的办法。”

  “首先呢,本宫就是要废除举孝廉推荐制,改为科考制。”

  闻言,瞬间整个朝堂上下一片哗然,安静片刻的崇德殿再次陷入议论之中。

  刘烨也没有阻止一众文武百官的议论。

  毕竟这些老顽固还是需要些时间去接受今日刘烨带给他们的信息量的。

  很快,一炷香过后,崇德殿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忽然为首的刘宠出列躬身行礼道,“启奏殿下,不知这科举制是如何选任官员。”

  闻言,刘烨则是满脸笑意的看着刘宠说道。“王叔这个问题问得好!”

  “所谓科举制,就是我大汉不再买官或推举制。”

  “而是采用科举制的科考制,科考制就是由本宫或者父皇出题。”

  “也可以百官按照各个部门出题,以答题者中择优选择出合适的人选担任官职。”

  “此科举制也将不再局限于世家大族,而是我大汉所有子民皆可参加科考。”

  闻言,刘宠瞬间眼睛一亮,随即继续沉声问道。

  “那老臣再问殿下,如此一来是否我宗室之人也可参加科考?”

  闻言,刘烨赞许的看着刘宠笑着说道,“这是自然。”

  “只要有真才实学,有真本事,即便是我刘氏宗室之人也可参加科举。”

  闻言袁隗内心一颤,“那岂不是今后本官的威望将大大减小?”

  “届时所有官员将只会记得大汉朝廷,大汉天子,无人再记得我四世三公袁家?”

  “不行,事关我袁家未来大计,本官一定要问个清楚。”

  “届时也好回去早做打算,才好维持我袁家在大汉的威望。”

  想到这里,袁隗连忙出列拱手问道。

  “启奏殿下,那这是否代表即便是天下寒门也人人都有机会?”

  闻言,刘烨满意的看向袁隗笑着说道。

  “袁大人不愧是我大汉老臣啊,想事情的确是看得长远。”

  “没错,今后科举将不再有门第之分,也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人都将有机会参加科举,人人都会有机会报销大汉的机会。”

  “届时我大汉人人识字,人人如龙!”

  闻言,出身寒门的郭嘉站在武将首位连忙出身行礼道。

  “太子殿下圣明,大汉万年……”

  闻言,一众文武百官也纷纷躬身行礼高呼道,“太子殿下圣明,大汉万年!”

  唯有袁隗两兄弟没有行礼,而是袁逢行礼问道。

  “那么请问殿下,天下寒门连果腹之事已是难事。”

  “试问,又何来有钱财购买书籍学字读书。”

  闻言刘烨浑身上下突然气势爆发,顿时袁逢、袁隗只觉得一股不可抗的距离降临。

  瞬间将自己压得动弹不得,紧接着“碰”的一声直接跪了下去。

  紧接着传来刘烨霸道的声音,“大胆袁逢、袁隗既敢与本宫平等说话。”

  “怎么,袁家四世三公就教出了尔等这般不懂礼数之人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