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诸事纷纭忙不停

p;在系统的设计理念上,胡敏主张采用更加激进的算法,尽可能地提高内容与用户之间的匹配度,追求极致的个性化推荐。而顾锋则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内容的整体质量和平台的价值导向,担心过度依赖算法会导致劣质内容泛滥,不利于平台的长期发展。

  “他们俩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选择的路径不同。”胡艳梅叹了口气,“我已经分别找他们谈过话,希望他们能互相理解,妥善解决分歧,但效果都不太理想。”

  林帆沉吟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迅速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知道,技术路线的选择对于平台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一旦决策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你有什么建议?”林帆抬头看向胡艳梅,他知道这位经验丰富的运营总监肯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不如给胡敏单独成立一个团队,让他放手去尝试他的想法。”胡艳梅语气坚定,“我相信以他的能力,一定能开发出一套优秀的智能分发系统。至于顾锋这边,可以继续优化现有的系统,同时也要加强对内容质量的把控。”

  林帆眼睛一亮,胡艳梅的提议正中下怀。这样做既可以避免因技术路线之争而影响团队的团结,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技术团队的创新活力,可谓一举两得。

  “好,就按你说的办。”林帆果断拍板,“你去找胡敏谈谈,问问他的想法,如果他愿意,就让他组建自己的团队,公司会全力支持他的工作。”

  胡艳梅领命而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知道,林帆的这个决定,不仅是对胡敏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技术创新的大力支持。

  “胡敏,林总同意了,你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放手去干吧!”胡艳梅语气激昂,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胡敏。

  “真的吗?太好了!”胡敏激动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证明自己的实力。

  夕阳西下,林帆处理完最后一份文件,伸了个懒腰,感到一阵疲惫。他看了一眼时间,已经晚上七点多了。

  “吕小米,你进来一下。”林帆按下内线电话,对着话筒说道。

  “林总,您找我?”不一会儿,吕小米敲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坐吧。”林帆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今天第一天上班,感觉怎么样?”

  “一切都好,谢谢林总关心。”吕小米落落大方地坐下,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那就好。”林帆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吕小米,“这是公司最近的业务数据,你先熟悉一下。”

  吕小米接过文件,认真地翻阅起来。

  “对了,还有一件事。”林帆突然想起什么,“你帮我写一封邮件,发给全体员工,就说……”

  林帆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吕小米抬起头,目光期待地望着他。

  “就说……”林帆深吸一口气,“公司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全体员工……”“就说……”林帆深吸一口气,“公司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全体员工……”他突然卡住了,脑海中闪过无数种说法,却又觉得都不够贴切。

  吕小米抬起头,目光期待地望着他,等待着下文。

  林帆揉了揉眉心,将思绪拉回现实。他想起今天处理的种种事务,从视频团队的创意瓶颈到与拼夕夕合作的谈判细节,从技术团队的分歧到新秘书的入职培训,每一件事都考验着他的判断力和决策力。

  “算了,你先把手头的工作整理一下,邮件的事明天再说。”林帆最终放弃了,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封真正鼓舞人心的邮件,而不是流于形式的空话套话。

  吕小米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起身离开了办公室。

  林帆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报销单,心中五味杂陈。每一张单据背后都是一笔笔支出,每一笔支出都代表着公司的成本。他想起了前世自己创业时,为了控制成本,精打细算,甚至连一张打印纸都要两面使用。

  “难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然要牺牲效率,增加管理成本吗?”林帆喃喃自语。他拿起一张报销单,上面赫然写着“招待费:5888元”。

  小主,

  “签还是不签?”林帆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知道,如果严格按照公司制度,这张单据的审批流程至少需要三天,而且还要经过财务部门的审核。但他也明白,如果事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他这个老板就真的成了“签字机器”,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公司的发展战略。

  “权力与效率,究竟该如何平衡?”林帆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才能找到最优解。

  最终,林帆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告诉自己,这不是妥协,而是为了更高的效率,是为了给团队更大的信任和支持。

  “也许,是时候对公司的管理制度进行一次改革了……”林帆放下签字笔,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内线:“吕小米,你进来一下,帮我安排一下,明天上午九点,召开全体总监会议……”

  林帆签完字后,身子后仰,陷入了老板椅中。窗外暮色渐浓,城市的车流声像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他脑海中回放着今天发生的一幕幕:技术团队为了一行代码争得面红耳赤,视频团队为了一个创意绞尽脑汁,而他,则被各种琐碎的审批、签字、会议塞满了整个下午。

  “公司越大,效率反而越低了吗?”林帆自问着,他知道,管理成本的上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他不想让公司变成一台臃肿的机器,效率低下,行动迟缓。

  “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