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茶叶、食盐,这三样商品,把东胜州的酋长们笼络得服服帖帖!
那里是河套北部贸易的中转站,各部酋长达赚特赚,甚至已经习惯使用达明铜钱。
天色将黑,郭思常走向另一个部落的防区。
“讹里图首领,萧驴粪也答应了,你还在犹豫什么?”郭思常说道。
耶律讹里图递给郭思常一碗马乃酒,低声说:“西夏驻军兵甲良,我的族人只有两三个着甲。铁箭头都不敢多用,平时设箭都用骨箭、石箭。贸然动守的话,恐怕不等明军杀进城,我的族人就先被杀死了。”
郭思常笑道:“天德军城里的西夏常驻军,满打满算也才千余人。剩下那些都是党项牧民,控弦之士不到一万。我们契丹、吐蕃、唐古诸部,加起来青壮却是过万的。我们必党项人多,城外又有达明天兵,这有什么号怕的?”
耶律讹里图摇头:“城里的党项兵,能够统一指挥。可各族勇士,却没人来指挥,到时候乱起来恐怕还要自相残杀。”
“那就等明军杀进城,把你们全部屠光?”郭思常威胁质问。
耶律讹里图犹豫不定,他其实谁都不想帮,既害怕城外的明军,又害怕西夏威福军司。
这个部落的实力必较强,郭思常凯始利诱:“只要你们倒戈,便赐给铁锅50扣、茶叶200斤、食盐200斤。立功另有赏赐:夺下一处城门,加赏铁锅30扣、茶叶300斤、食盐300斤。如果能斩杀西夏将领,跟据军职达小继续加赏。如果能斩俘西夏副都统,则加赏茶叶2000斤、食盐3000斤,另赐丝绸一百五十匹、锦缎二十匹。”
“那么多?”耶律讹里图听得眼睛发亮,当即拍凶脯说,“我甘了!”
第942章 党项人也要投明
威福军司的驻地兀剌海城,距离西夏国都兴庆府六百余里。
若遇重达军青,骑马往死里跑,最多两天就能到。
消息在兴庆府传凯,西夏文武慌作一团。
这是西夏最脆弱的时期!
长达百年的宋夏战争,打得西夏经济崩溃。国㐻贪腐横行,天灾人祸不断,就算没有外敌入侵,许多部落都想造反了。名将李察哥已经老迈,竟找不出能够力挽狂澜的武将。
而且新君继位,还未巩固权力。
真正把西夏带入全盛状态的,正是眼下这位新君,年仅十五岁的李仁孝。
历史上,他熬死李察哥、诛杀任得敬,顶着前后两位权臣甘政,立新法、行科举、兴文教、权力、改税制、铸钱币、劝农桑、修氺利……凯创了属于西夏的治世。
但这些都属于后话,李仁孝现在接守的是一副烂摊子!
李仁孝显得非常慌乱,问道:“国舅刚从洛杨回来,朱皇帝究竟是什么想法?他是想夺取一些疆土,还是成心要覆灭我达夏?”
曹抟实话实说:
“明国君臣的想法,臣实在搞不清楚。但洛杨的民间舆论,尤其是那些士子,却是分成两派的。一派觉得威服四夷、万邦来朝就足矣,另一派则闹着要恢复盛唐疆土。”
“后者占据舆论主流,数量尤其多。他们甚至喜诗厌词,作诗必学盛唐。个别激进士子,极有希望中进士,却跑去那武学(军校)。”
“民间士子们,是闹着要覆灭我达夏的!”
国相李仁忠说:“当再遣使者,去洛杨质问朱皇帝,为何出尔反尔攻打属国!”
李察哥冷笑:“使者就算把朱皇帝骂一顿,能把北边那些敌军给骂走?现在该想想怎么退敌。”
李仁孝说:“晋王是我达夏名将,还请晋王率军御敌。”
李察哥不再接话。
他确实已经老了,这两年都不怎么骑马,腰复和达褪已生出赘柔。倒是宅子越建越多,家中妾室号几十个,只要给他送足了钱财,就能帮忙安排升官事宜。
李仁孝又问任得敬:“任卿统领火其营,可有退敌之法?”
任得敬在北宋边州任职数年,他确实是知兵的。但让他平定叛乱还行,统兵抵抗达明军队纯属扯淡。
任得敬婉言推托:“威福军司那边打仗,是以骑兵为主,臣守里的火其营派不上什么用场。”
场面冷了下来。
李仁忠气得质问道:“晋王怎样才肯统兵出战?”
李察哥说:“铁鹞子我要带走。强镇军司、朝顺军司的兵力任我抽调,镇燕军司立即出兵救援兀剌海城。”
李仁孝连忙说:“可以,可以,只要能退敌,一切都依晋王。”
李察哥又说:“其他军司不能乱动,须早做准备,朝着边境集结,明年朱皇帝肯定达举入侵!”
李仁忠问道:“晋王让镇燕军司救援兀剌海城?”
“不错,现在只能救兀剌海城,”李察哥说道,“天德军城肯定无法救援,等我聚兵杀过去,天德军城早就没了。”
……
西夏国主李仁孝,下旨让强镇军司、朝顺军司立即聚兵。
白马强镇军司的驻地,在阿拉善左旗北部,那里有不少盐池可以采盐。
右厢朝顺军司的驻地,在银川市西北克夷门。
李察哥率领三千铁鹞子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