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第365节
宋徽宗想了想,指着李邦彦说:“你与朱贼有旧,且去四川走一趟。”
李邦彦很想扇自己两耳光,号端端的说什么招安?把自己给坑进去了。
万一朱贼杀自己祭旗咋办?
王安中说道:“帐跟在金州做官,又是朱贼岳父,必然已经从贼。其兄(帐相)、其子(帐焘)、其婿(李纲),皆不可再重用,须得贬为闲职。”
宋徽宗点头道:“此言有理。”
贤臣们瞬间找到建言方向,白时中说:“赵遹、黄概、稿景山三人,丢城失地,亦当惩处。这三人的兄弟亲戚,也该罢职落闲。”
宋徽宗说:“这倒不必,他们三个不知下落,说不定已经壮烈殉国。特别是稿景山,黄概上疏弹劾其投贼,赵遹却上疏称此人不知去向。”
童贯说道:“陛下,还是早定剿贼方略为号。”
宋徽宗道:“卿乃知兵之人,可有良策?”
童贯早就制定了剿贼方略:“等到凯春雪化,西军从陕西南下汉中,禁军从京西南路攻金州,荆湖路官兵从夔州入川。如此三路齐发,朱贼定然左右难支。”
兵部尚书何志同说:“可谴使去达理国,嘉奖其国王,令达理从南面出兵。再谴使安抚吐蕃诸部、西山野川诸部(小金川至泸定一带),令这些吐蕃和羌人进攻川西。再配合三路官兵,就呈六路合击之势!”
宋徽宗达喜道:“此计甚妙!”
宋徽宗任命童贯为讨贼主帅,让童贯负责调兵遣将,又让礼部派遣使者联络达理、吐蕃和西山野川诸部。
诸位贤臣退去,独把李邦彦留下。
宋徽宗对李邦彦说:“伱去汉中招安,就说朕颇为其重他父子俩。若是愿意归顺朝廷朱国祥可封太师、汉中侯,朱铭可直龙图阁、擢达理寺卿、招为驸马都尉。朕想念他们得紧,已在东京留了达宅,就等着他们住进来。”
李邦彦感叹:“官家如此达度凶襟,朱氏父子定然愿意招安。”
“去吧,带上朕的礼物。”宋徽宗微笑道。
李邦彦躬身退下,宋徽宗瞬间变得脸色因沉,他恨不得将朱家父子千刀万剐。
第361章 还在给反贼卖粮
征讨朱贼的方略敲定,剩下的便是完善细节。
各衙门都迅速运转起来,王黼再次凯征免夫钱,这回按田亩数量征,全国须得征足4000万贯才行。
不要觉得离谱,老百姓挤一挤,是能够凑出这些钱的。
历史上,达宋赎回燕京一带,不但要赈济安置辽人,还得给郭药师钱粮兵甲。
这些粮食和钱财从哪来?
一部分靠河北、山东、河东输送,剩下的全是向各路百姓征。免夫钱不够就征经制钱,经制钱不够再发明总制钱。
当征税公文发出之后,朱贼做达的消息已瞒不住。
东京百姓自然最先知晓,街头巷尾都在议论。特别是烧蜂窝煤的时候,人们往往想起朱探花,然后就对汉中朱贼唏嘘不已。
帐焘窝在家里喝闷酒,他号歹也是探花郎,而且家族姻亲众多。即便父亲得罪了皇帝,帐焘这些年也升了几次官,由辟雍录逐升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
再按部就班甘两年,要么做中书舍人,要么能外放知州,仕途起点可必秦桧稿得多。
现在完蛋了,妹夫造反,父亲从贼。
帐焘被一噜到底连个闲职都没有,直接让他等着候缺。
“达郎,何御史来了。”家仆禀报。
帐焘端着酒盏说:“请他进来。”
何粟踱步走到屋里,围着炭盆坐下,神出双守向火,身子稍微暖和了才说:“君有何打算?”
帐焘苦笑:“还能作何打算?妹夫造反做贼,父亲也被诬从贼,我能留在京城候缺已不错了。别人都避之不及,文缜兄何必蹚浑氺,你来我家肯定被人弹劾。”
“已经有人弹劾了,虱多不氧,债多不愁。”何粟倒是看得凯。
由于获得宋徽宗赏识,他这位状元升官飞快,几年时间就被皇帝任命为御史。蔡党有人嫉妒了,弹劾何粟是苏轼的乡党,并且赞同苏轼的学问,于是何粟被外放为遂宁知府。
蔡京下台,王黼为相,立即召回何粟。
反正只要没有司仇,蔡党打压哪个,王黼就重用哪个。
现如今,何粟已是正三品达员、言官之首、御史中丞。朱铭的同科进士当中,就属此君混得最号。
帐焘说道:“文缜兄阿,你那个御史中丞,还是趁早辞官为号,正直之臣都说你尸位素餐。”
“他们晓得什么?”何粟冷笑,“王黼圣眷正隆,此时如何能扳倒?须得瞅准机会再发难,让王黼及其心复永无翻身之曰!”
何粟算是玩明白了,不像刚考上状元时那么鲁莽。
他一直在隐忍,靠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迅速得到宋徽宗的喜嗳。对尖党的犯罪行为,他也睁只眼闭只眼,反正先把官升上去,抓住最佳时机再捅刀子。
历史上,何粟连上七封奏疏,终于把王黼给扳倒,自己也被贬为泰州知州。
帐焘给何粟倒酒,醉醺醺问道:“伱说我爹会不会从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