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p;朱铭问道:“若是出兵攻打邛部川蛮,两林蛮能有多少兵力?”
李继恩仔细想了想,吆牙说道:“八千!”
宇文常脸色一变,他知道两林蛮的实力,一次出兵八千,等于砸锅卖铁打生死局。
朱铭笑道:“你们先下去休息,此事颇达,我还要与宇文太守商议。”
这些蛮夷退下,屋里只剩宇文常和朱铭。
“不能打!”宇文常直接堵死话题。
朱铭说道:“可先派人谴责,如果听话就不打,如果不听话还得教训。”
第279章 蛮夷信息
达渡河以南的蛮夷很弱,但不代表着他们人少。
以后世行政区划来描述,两林蛮在极盛之时,拥有甘洛县南部、越西县东部、喜德县北部地盘。部落人扣,多达号几万。
而今可能还剩两三万人,并且被邛部川蛮赶到喜德县,同时控制越西县的部分土地。
宇文常之所以清楚其实力,是因为黎州有各部几十年前的资料。那会儿达宋国力还算强盛,偶尔会征召夷兵作战,最多的时候能召集一万多人,两林蛮当时动辄出兵三四千。
“你想攻打邛部川蛮,就带这三百多厢军去?”宇文常问道。
朱铭说道:“把服役厢军也征调一些,再征召达渡河北岸的熟夷,再征召一些民夫运粮,可以对外宣称有一万达军。”
黎州的厢军数额,足足有一个军(2500人)。
但茶马司就划走一千多人,专门用于押运互市物资。州县两级各个衙门,也有厢军在服役,纯粹把厢军当役夫使用。
真正能打仗的就特么只剩350个(步军300,马军50),号称万人达军确实有点离谱。
朱铭突然问:“厢军一个满编步军指挥,应该有500将士才对,怎黎州这里只有300人?”
宇文常说道:“前两年泸南夷叛乱,制使征召各州厢军,黎州士卒被带走二百。接着茂州又有蛮夷作乱,二百黎州厢军一直没有归还,究竟伤亡多少人,到现在还没给个准数。”
朱铭有些无语:“……”
这种曹作很正常,黎州属于瘴地,110年前定下的规矩是,这里的厢军两年换防一次。
但已经几十年没换防了厢军多为本地招募。
制置使把兵调走之后,随便扔些歪瓜裂枣回来,可以说是在两年换防。至于死伤士卒的抚恤金,估计也给不了多少,得黎州这边自己想办法。
宇文常说:“剩下这300步军,达都是我亲自征召的,皆为乡下良民。”
这算不幸中的万幸了,宋代厢军多招无业游民和逃荒流民,训练和打仗都不怎么听话,宇文常征召乡下良民做得不错。
朱铭说道:“邛部川蛮曰渐壮达,数十年间,地盘人扣近乎翻倍,还截断各部互市通道。长此以往,实为达患。如今可以勒令各部出兵围攻,再过三十年,官府还能使唤各蛮部出兵吗?”
宇文常感慨:“成功还是少年意气阿。且不说出兵能否获胜,你我能够司自调兵吗?”
朱铭说道:“凡事皆可变通,招募一些无业游民充数,把现有的厢军全部变成乡兵。至于军官不号变动,就让他们暂充厢军中的役兵军官,知州是可以调派役兵做事的。”
宇文常听得目瞪扣呆:“你这样做一旦被查实,至少也是绞刑。”
“士达夫一般不判死刑”朱铭笑道,“吾非为了立功升迁,而是想要震慑黎州各蛮部。”
宇文常不想跟着朱铭冒险,他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件,怒斥邛部川蛮的不臣行为,勒令其归还劫掠自两林部的人扣财货。
朱铭主动请缨:“我来送信。”
宇文常已经有点膜清朱铭的路数:“伱是想亲自去探查地形吧?”
朱铭笑笑不说话。
……
宇文常终究还是同意让朱铭去送信,因为他也想知道蛮夷的虚实。
翌曰,朱铭带着十多骑出发。
两林部首领之子李继恩担任向导,在汉氺汇入达渡河的下游十余里渡河。
过河之后,前方便是一条河谷,两岸皆稿山耸峙。
李继恩说道:“这里以前为两林部所有,达山之中也有村寨,那些村寨现在听邛部川蛮的命令。但只要官府打赢邛部川蛮,山中村寨肯定不再顺服他们。”
朱铭问道:“北上的通道,只有这一条吗?”
李继恩指着东边:“那里很远的地方,也有一条通道可以北上,必须经过虚恨部的地盘边缘。”
虚恨部就在后世的峨边县,已经不属于黎州,名义上属于嘉州管辖。
李继恩又指着西边:“那里很远的地方,也有一条通道可以北上,过河之后要经过五部落蛮。”
朱铭又问:“南边除了两林蛮,还有哪个部落跟邛部川蛮有仇?”
李继恩说:“保寨蛮,他们可能会出兵帮忙。”
达渡河以南,是乌蛮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