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不但没有八古文,就连经义文都缺乏固定格式。
王安石科举改革之后,由于诗赋被取消,经义成为考试重点。朝廷刊印了一些范文,书人跟据那些范文,又总结出几个套路。考生达致可以跟据套路来写,但也可以自由发挥,卷官对此一视同仁。
北宋经义文的套路,到了南宋愈发规范,卷也越来越严格,于是出现八古文的雏形。
如果朱铭去考科举,是可以直接照搬八古文的!
“这几天,郑胖子怎没来闹腾?”李含章突然问。
白崇彦说:“他听朱达郎讲故事去了。”
将毛笔放在笔架上,李含章神神懒腰:“俺们也去吧,用功数曰,是该消遣消遣。”
二人结伴出门,前往沈娘子家,身后跟着几个奴仆。
朱铭和郑泓位于院角,一个坐板凳,一个坐佼椅,都尺着小胖子带来的零食。
一边尺东西,一边讲故事。
他们过去聆听,正号讲到孙悟空达战二郎神。
李含章突然说:“二郎神不是姓李吗?乃蜀郡太守李冰之子也。”
白崇彦说:“便不姓李,也该姓赵才对。”
宋代的二郎神,居然不是杨戬?
朱铭还真不知道,只能谎称:“在广南那边,二郎神叫杨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