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历史军事>大宋河山> 第202章 琴调

第202章 琴调

蚕桑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乃是蚕丝、织纴之所,所产丝织品质量良好,其中花?、平?、棉?等常为贡品,河北东路民富蚕桑,便是契丹亦谓之“绫绢州”。

  ?,即绸也。花?,即有印花之丝绸,乃绸中精品,向为贵族所好。

  大名乃丝绸之乡,养蚕织丝者近万户,大户也不在少数,有几户被列为贡品。

  朝贡的丝绸每年都有定额,相差仿佛。但丝户众多,为了抢这份额,少不得有一番明争暗斗。道理很简单,但凡沾上一个“贡”字的,货物价值必定上扬,数倍乃至十数倍,利润自也水涨船高。商人逐利,这块蛋糕自是令人垂涎三尺,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

  王棣注意到其中细节,问道:“这潘店可是郑王宗族所在之处?”

  宗泽点头称“是”,心下愈发佩服王棣。这位状元公看似云淡风轻的,每每却能抓住事情的重点,可以预见的是,在他属下做事,偷奸耍滑、蒙混过关是不成的。

  “郑王”指的是大宋开国名将潘美,正是大名人士。

  潘美,字仲询,大宋开国名将之一。他曾征灭南汉,讨伐南唐、北汉,北上征辽朝,于淳化二年去世,赠中书令,谥武惠。咸平二年,他配飨太宗庙庭,在真宗时又被追封为郑王。元佑四年,潘美以茂勋清徳的广州官员,供奉广州府学宫仰髙祠的“宋八贤堂”。

  潘美功在大宋,其殒后子孙承恩荫良多,曾孙潘孝严供备库使;潘孝安乃东头供奉官。

  大名城东二十里的潘店便是潘美本家宗族,此时已有族亲千余人,乃是元城县最大的宗族,卢家不如多也。

  潘氏虽受皇恩浩荡,但也仅是潘美这一支。百年来大名潘氏本宗出仕为官者寥寥无几,本朝不以商为贱,正好仗着朝中有人兼并吞没了不少丝户,成了大名最大的丝绸商户。三大贡品中的花?便是潘家占了大头,占了八成份额,几乎可以说垄断了这一块。

  但潘家终不如几十年前那般风光,潘孝严的供备库使只是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的正七品官,潘孝安更只是三班小使臣、内侍省叙迁之阶的正八品东头供奉官。二人都是无实职的散官,大抵是朝中念其祖上之功而示的恩荣。

  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大名府藏龙卧虎,不乏背后有背景的商户,眼馋潘家赚的盆满钵满,出手争一争、有钱大家赚,那也是有的。

  一县父母官,最忌的就是辖下盘根错节的地方豪强。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总是麻烦的很。

  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便到了地界,一处略显简陋的建筑,大门匾额上写着“元城县衙”四个古朴大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