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王长根无奈妥协,准许了刘小丽跟着周宏伟来做小工。
转眼就到了开工这一天。
周宏伟开着一辆破旧的五菱宏光面包车过来。
五菱宏光的后面,还拉着一个滚筒水泥搅拌机过来。
面包车上载着周宏伟手底下的两个大工,两个小工。
两个大工分别是,赵守田和柳大河,两人都四十来岁了,皮肤古铜色,手上长满了老茧,一看就是做了好些年泥水的老手。
两个小工分别是刘小丽以及周志豪,周志豪是周宏伟的侄子,才二十岁不到。
周志豪高中没上就辍学出去打工,在外面混了几年,实在受不了工厂里的生活,因为内向不善言辞也做不了销售之类的工作,所以最后索性回来,跟着他叔叔周宏伟来学泥水。
周宏伟告诉周志豪,你也别嫌回来做泥水丢人,将来掌握了一门技术,可以到城里去开个装修公司,那可赚钱了。
周志豪只心不在焉点头,并没把周宏伟的话听心里去。
十几二十岁的年纪,有些人正青春,有些人正迷茫。
而周志豪这个农村出来的小伙,很明显属于后者。
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对将来没有规划,也不知道将来会是怎样,就想走在没有道路且布满迷雾的狂野上,放眼看去,除了迷雾茫茫,其他什么都看不到。
周志豪很明显还不知道,他如今看不到未来,其实就是已经看到了未来。
这世界,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残忍着。
当你幡然醒悟,早已没有了机会。
王长根热情地招待周宏伟等人来吃早饭,为了接待他们,王长根还特意让李秀兰去杀了一只鸡。
吃饭的时候,王长根把梁兴华介绍给周宏伟。
“宏伟哥,兴华是个能够吃苦耐劳的人,你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尽管开口就是了。”
王长根笑着对周宏伟如此说道。
梁兴华也忙主动递烟给周宏伟,忙说:
“宏伟哥,您让我干什么我都干,只求您教我技术,长根哥说您砌砖很有一手,让我虚心向您多学习学习!”
周宏伟接下烟,看了梁兴华一眼,梁兴华就是标准的农村老实人形象。
于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跟着我好好干,无论是砌墙,还是铺砖,又或者安装门窗,安装水电,只要你愿意学,总有一天能够学会的!”
在王长根家里吃完早饭,就要正式开工了。
期间王长根看都不多看刘小丽一眼,装作不认识刘小丽那样。
刘小丽也很默契地不去看他,装作不认识他。
她只是想保住自己这份工作,仅此而已。
至于别的东西,她已经不敢再去奢求什么了。
今天是挖地基后的第一天开工。
需要给地基铺上钢筋,然后浇灌水泥石子,以此来打好地基。
等过几天地基的水泥硬化了,然后才能弄承重柱。
做好承重柱,后面就是搭建天花模板,然后浇注楼顶,楼顶浇筑好了,然后才开始填充砌四面八方的墙壁。
这是现在做楼房的基本步骤。
和以前单纯用人工来干活已经大有不同。
现在有点钱的包工头,都会买一些机器过来协助工作。
比如水泥搅拌机,比如吊砖机。
水泥搅拌机这玩意,就算不自己买,在浇筑地基和浇筑楼顶这两天,也会去向别人租一台过来。
周宏伟带过来的这台水泥搅拌机,就是向镇上的另一个包工头租的。
因为无论是浇筑地基,还是浇筑楼顶,都是必须要在一天内完成,不能浇筑一半,过一个晚上等第二天再浇筑另一半,这样会容易导致后面楼体开裂,只有一天之内一次性浇筑完成,水泥浆一块硬化,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才能保证做出来的房子的质量。
所以用水泥搅拌机来代替人工搅拌水泥沙,就显得很有必要,因为用水泥搅拌机,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缩短工作时间。
无论是打地基,还是做楼顶,最费时间,最繁琐的,因为有水泥搅拌机的存在,已经不再是填充水泥,而是搭模板和扎钢筋。
搭模板需要一定的技术,周宏伟带着另外两个大工赵守田和柳大河,一起去忙活,周宏伟的侄子周志豪,则是在一旁跟着学习。
王长根不太放心,自己也到工地上指挥,还时不时搭把手帮忙弄一下。
扎钢筋只需要把铁摆好了,接下来把小铁丝捆绑上去固定好就行。
这活不用费多大力气,让刘小丽带着梁兴华去做就好。
梁兴华学得很用心,不一会儿就掌握了扎钢筋的技巧,扎得手速可快了,都快要赶上刘小丽这个老手了。
“你先自个儿扎,我歇会儿。”
刘小丽工作了一会儿,就气喘吁吁找地方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