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乡村荒唐往事> 第514章 刻在骨子里的节省

第514章 刻在骨子里的节省

  转眼到了中午,是时候吃中午饭了。

  杜小娟就问王长根和李秀兰:

  “叔叔阿姨,你们想吃饭还是吃面?我给你们点午餐。”

  “吃饭吧。”王长根回道。

  李秀兰也跟着说:

  “我也吃饭,吃面吃不饱。”

  他们习惯了吃米饭,不像北方人那样习惯吃面条,面条只是偶尔吃一下,所以会产生一种吃面条吃不饱的错觉。

  “行,那我给你们点两份米饭!”

  就在这时,乘务员推着小推车走了过来。

  杜小娟向其招手:

  “你好,有米饭吗?”

  “有的,有红烧牛肉饭,有鱼香茄子饭,还有牛腩饭,您要什么口味的?”

  杜小娟看向王长根和李秀兰,问:

  “叔叔阿姨,你们想要什么米饭?”

  “我要红烧牛肉饭。”王长根回道。

  李秀兰也跟着附和:“那我也要红烧牛肉。”

  然后又下意识问了一句:

  “多少钱一份?”

  乘务员如实回答:

  “五十元一份。”

  李秀兰当即被惊到:“啊?这么贵啊!那不要红烧牛肉饭了,有没有便宜点的?”

  “鱼香茄子饭四十块钱一份,另外面条便宜一些,最便宜的鸡蛋面条,30块一份。”

  “都这么贵啊……”李秀兰惊讶无比。

  要知道,在镇上吃一份鸡蛋面条,也就6块钱而已!

  这里竟然要三十块钱!

  “算了算了,不吃了!”

  李秀兰连忙摆手。

  她实在接受不了这么贵的食物。

  王长根也觉得贵了,也不想吃了。

  杜小娟连忙劝说:

  “叔叔阿姨,你们就吃吧,咱们要到下午六点钟才能到北京呢。”

  赵心怡也忙说:

  “叔叔阿姨,不用省这点小钱,放开了吃就是了,娟姐她会出钱。”

  李秀兰却依旧摇头:

  “要吃你们吃吧,我不吃,太贵了,我下了高铁再吃就是了。”

  杜小娟和赵心怡连忙劝说,可无论怎么劝,李秀兰就是不愿意吃。

  这让她们很不解,也很无奈。

  她们不理解李秀兰这行为也是正常的,因为她们没有经历过李秀兰所受到的那些苦难。

  遥想当年,李秀兰为了支撑起这个贫苦的家庭,去镇上做泥水小工,就因为从镇上回山沟村的摩托车车费比较贵,她宁愿选择徒步走三四个小时回家,也不愿意花那十五块钱的摩托车费。

  另外做自家楼房的时候,因为拖拉机要二十块钱的费用,她觉得贵了,她就宁愿自己动手去搬运建筑材料,也不愿意花那20块钱的拖拉机费用。

  15块钱的摩托车费和20块钱的拖拉机费她都不愿意出,何况是这50块钱一份的米饭和30块钱一份的面条?

  长久的贫穷,使得节俭已经刻进了她的骨子里头。

  让她在省钱方面,变得比王长根的死要面子还要固执。

  李秀兰和王长根不愿意吃这火车上的快餐,那杜小娟和赵心怡自然也不便于自己吃。

  她们自己吃,让人家两个老人家干瞪眼看着,很明显不礼貌,要是让两个老人产生什么误会,那就更不好了。

  所以她们就只能跟着挨饿。

  饿到下午两点多,赵心怡实在有点忍不住了。

  她就找了个借口,拉杜小娟一起去上厕所,然后对杜小娟说:

  “娟姐,要不咱们自己点饭吃吧,我实在饿的不行了,再不吃可就要低血糖晕倒了,我没吃早饭呢。”

  杜小娟见赵心怡脸色确实不太好,就说:

  “那你去前面的餐厅车厢吃吧。”

  赵心怡这时问:

  “那你呢?”

  杜小娟苦笑:

  “他们不吃我哪好意思自己吃?”

  赵心怡不免埋怨:

  “他们也真是的,不就是贵点而已吗,至于这样省吗,又不是穷到饭都吃不起!”

  杜小娟无奈笑道:

  “老人的观念很难改变的,他们节省,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他们生存的环境所塑造出来的,没必要去苛责什么。”

  赵心怡这时说:

  “要不这样吧,等会我吃完饭回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