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乡村荒唐往事> 第176章 山沟村新农村建设

第176章 山沟村新农村建设

  王长根这一辈子能拿得出手来骄傲的事情,似乎也就只有他有三个儿子这件事了。

  当然,如果将这件事再细说一下,他还是可以和别人骄傲一个下午的。

  比如说他当年生了三个儿子,一次超生罚款都没有交过。

  又比如他这三个儿子,一分钱都没花就都顺利上了户口。

  再比如他没怎么管教过他三个儿子,三个儿子如今却都非常生性,非常懂事。

  大儿子当兵出来就去赚钱了,小儿子成绩好得不行,再过两年一高考,估计就要光宗耀祖了。

  也就二儿子差一点,但比起别人家的孩子也差不了哪里去,二儿子上了高中,不惹事生非,拿到高中文凭完全没问题!

  这天家里来了几个客人,王长根就对那几个客人吹嘘,他大儿子刚退伍回来,就在广州找到了好工作!

  “工资每个月到手,能有近一万块钱!”

  王长根对客人如此吹嘘。

  当然,他这话也不是空穴来风,是有根据的。

  王大山不是说他第一天就卖了四台电脑吗?按照他自己说的,一台电脑提成八十块钱,一天四台电脑,那提成就是三百二十块钱,那么一个月三十天下来,不就有九千多近万块钱了?

  一众客人听王长根这么说,都笑着恭维他,说他大儿子出息了,他可以享福了。

  王长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他嘴上呵呵笑着谦虚:

  “哪有那么快享清福,还有两个儿子读高中呢,如果要都考上大学,那还得苦好多年呢,大学的学费可贵了!”

  他这话看似在谦虚,实则又是在炫耀。

  山沟村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正经的大学生。

  有的也只不过是那些民办大专或者三本院校的大学生,这样的大学生,在村里人眼中不算是什么大学生。

  至少得是二本以上的才算是真正的大学生。

  而山沟村这么多年以来,连一个二本大学生都没有。

  由此就可以看出,大山里的教育资源,到底有多稀缺。

  要从大山里走出来,需要多大的努力。

  这么多年来,其实山沟村出过好几个算是有天赋的孩子,但是却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这些孩子最后都考不上大学。

  特别是在初中叛逆期的时候,很多学生缺乏管教,一下子就成绩一落千丈,然后自此一蹶不振,好点的或许还能勉强考上高中,堕落地彻底的,可能连高中都考不上。

  能够像王小华这样,在初中的时候成绩没那么好,到了高中反而逆势而上的,那简直少之又少,确切地说,不是少之又少,而是到现在为止,山沟村就出了王小华这么一个。

  “你可别乱吹,咱二海和小华,都还没参加高考呢,你现在就说他们能够考上大学,要是万一到时候考不好,那岂不是要成笑话?”

  一旁的李秀兰,看不惯王长根对外人胡乱吹嘘的姿态,这才泼了一桶冷水过去。

  她觉得自家孩子出了成绩,那就更应该低调,就怕惹来别人家眼红,对自家暗暗下绊子。

  别以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农村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

  有些人为了争一个田角,就能大打出手,有些人看人家养鱼赚钱了,就半夜去人家鱼塘里面放药,有些人看别人发达了,甚至去破坏人家祖坟。

  反正农村里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王长根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自家儿子有出息了,那就应该说出来。

  不说出来炫耀一下,那自家儿子岂不是白出息了?

  “我可没乱吹,我说的是实话,那天大山打电话回来你也接听了,他说一天能赚三四百,那不就是月薪近万吗?至于咱小儿子,成绩那么好,刚刚期中考试还考了全校第五,上大学那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吗?现在只差挑选大学了!而咱们的二儿子王二海,只要他稍微努力一下,我觉得他考上二本还是有机会的!”

  王长根这话说得言之凿凿的,不允许李秀兰再对他进行质疑,不然他可就要翻脸发怒了。

  李秀兰白了他一眼,知道不能在外人面前拂了他的面子,不然又要大吵一架。

  她懒得去和王长根吵架。

  于是没好气说道:

  “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嘴巴长在你身上,我管不着!”

  说完这话,她就转身出门去喂猪了。

  今天来家里的好几个客人,那都是村里的熟人。

  老村医钟建国,前任村委书记梁援朝,以及现任村委书记张忠田,都在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资历较深的老人,以及村委的工作人员。

  这些都是山沟村里的权威人物,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他们来王长根家里,是想要一起商量一件重要大事情。

  “现在国家在大力鼓励新农村建设,而新农村建设,那必须对村里的道路进行硬化,建造文化室,另外最好还能搞好自来水,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自来水。”

  张忠田如此说道,他还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