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笼屋

;口音有点像是四川那边的。

  “还真的是老乡啊!你们老家哪的?我们刚刚到港岛这边,想打听一下,这里哪里有便宜的地方住?”

  老杨一边说,一边给对方四个人递了一根烟。

  “我们是四川滴,……”

  在这里碰到内地的人,虽然几率很高,但也是倍感亲切。

  对方也给了善意。

  两人就在那里交谈了起来。

  对方是去年年底从川省逃荒到港岛的,旁边几个人都是那边一起过来的。

  而老杨以前有川省的战友。

  所有沟通没什么问题。

  时不时还能爆两句。

  最后得到了一个让老杨十分高兴的消息。

  他们住的地方就很便宜。

  一月只要4块钱。

  这可把老杨高兴坏了。

  而王青松则是露出了一副苦瓜脸来,因为他已经知道对方说的是什么地方了。

  “青松,快跟上,我们先去老刘他们那边,这样的话,能省下不少的钱。”

  老杨对着王青松高兴的招呼了一下。

  将王青松的思绪给拉了回来。

  跟着对方几个人向着目的地赶去。

  路上,老杨则是和对方在那里闲聊着。

  主要都是老刘在问,问的自然是内地的情况了。

  因为老刘他们逃荒出来以后,就没有回去过,第一个月发了工资,留下基本吃喝,就立马把钱给打了回去。

  而通讯也是一封信。

  没有第二封,因为两地的来往信件对他们来说价格有点高。

  王青松在那里听着。

  川省。

  其实这几年,川省的产量很高,但是需要支援沿海城市。

  反而成了这段时期,最缺粮的地方了。

  别说和北上广这些地方相比了,就是和其他地方相比,川省都算是最可怜一批人之一了。

  摇了摇头。

  没一会来到了一处三层的楼房这边,不少的人从外面进来。

  老刘在那里和认识的人打着招呼。

  “德叔!”

  来到一楼靠近门口的一间很小的房子这边,对着里面轻轻敲门喊了一声。

  随后对着老杨说道:“他们都叫老头德叔,我们都跟着叫了,你们以后也可以这么叫,他会说我们那边的国语。”

  老杨看着房门轻轻点了点头。

  没一会房门打开,出来一个不耐烦的老头。

  “做什么啦?这么晚了,不让人睡觉!”

  老刘笑呵呵的看着对方笑道:“德叔,这是要来租房子滴,我们那个房间不是有两张空床吗?”

  听到这话,老头看了一眼老杨。

  老杨则是点头打招呼。

  老头闻言说道:“住多久?”

  “不清楚!先住着。”

  老杨也没说实话。

  听到这话,老头看了看他,嘀咕道:“半年一交的话是4.5蚊,一个月一交的话是5蚊。”

  老杨迟疑了一下。

  最后说道:“那行,给我们两间。先住一个月的。”

  住旅馆一天要2元,他们在这至少也要五天时间,算下来也要不少钱。

  住的时间万一多了,又要花不少的钱。

  单位说十五天,也是没有任何收获的情况下,也没有特别硬性的规定。

  而且要是有收获的话,可以适当的放宽一点。

  老头见状直接说道:“先给钱。押金一个月的房租”

  听到这话,老杨不舍的拿出了二十块钱递给了他。

  至此,两人除了捡来的钱,就剩下七块钱了。

  老头接了钱,进去拿了两把钥匙递给了他,对着老刘交代了一句,直接关门回了屋里。

  老刘见状笑道:“好了,走吧,我带伱上去。”

  随后带着对方去了三楼。

  其实没有三楼,就是在二楼的房顶搭建的木屋。

  王青松进来以后,看着这个房间,一阵的牙疼。

  十三四个平方的房间里,里面放着六张上下床,长一米八,宽八十公分左右。

  被铁丝网给围着。

  里面勉强有一个能睡下人的地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