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他想刷存在感

  孟宏齐和高飞同年,他家祖孙三代都是警察。

  孟宏齐从小就被他爸往警察这条路上培养,看的书、电影,参加的活动,都和警察有关。

  大学读的是海蓝警校,实习也是在刑警队,正式入职后,他就专注于犯罪心理画像这一块。

  在高飞加入刑警队之前,孟宏齐是队里的“智囊”。

  在犯罪心理画像上,他赢得了全队的认可。

  但高飞来了之后,孟宏齐的位置有点微妙了。

  高飞更精准、更老练的画像能力,直接让全队人都心悦诚服。

  一连几个案子,孟宏齐只能画出罪犯的大致轮廓,队里外勤的同事根据这些信息去分析、判断,然后去找罪犯。

  高飞的画像就不一样了,他几乎能把罪犯的身份证号码都画出来。

  关键是高飞还能自己画像自己抓人。

  一般的小案子,高飞画像完,直接上门抓人就成。

  这个通过公务员考试和社会招聘进来的警察,实力却远远超过了世代从警的孟宏齐,给人一种草根翻盘的感觉。

  高飞在警队的杰出表现,也让那些非警察家庭出身的警察感到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对于高飞的画像能力,孟宏齐心里也是服气的。

  现在高飞有卧底任务,不能像以前那样画像犯罪嫌疑人了,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到了孟宏齐肩上。

  此时此刻,这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正在讲述他的画像结果:

  “根据模仿犯的心理侧写,结合孕妇分尸案的社会印像,我对杀害任倩倩的模仿犯做了画像。

  模仿犯是男性,年龄在25到30岁之间,平时可能会有一些不太严重的反社会倾向,独居,没什么朋友。

  将任倩倩的尸体放在人流密集的马蹄岛公园,就是为了让人看见。

  嫌疑人在寻求认同,他想证明自己也能干大事,是个对现状不满、急于表现自己的人。

  简单说,他想刷存在感。

  产生这种心理的人,大多数是因为不够自信,需要别人的关注来证明自己。

  这种拼命想刷存在感的人,容易迷失自我。

  嫌疑人希望通过吸引别人的注意来支撑自己的内心,他可能同时具有自恋型和表演型人格障碍,这两种人格变得过分极端,形成了病态。

  嫌疑人过度自我中心,过分夸大自己的价值感。

  这样的模仿犯,如果知道我们在行动,以他现在的状态来看,他会闹得更凶。”

  会议室里,每个人的神情都很严肃。

  封化安拿出任倩倩的资料,简要介绍了关键信息:

  “任倩倩的婚姻状况不错,和丈夫结婚以来感情一直稳定。

  男方家境好,在本地做房地产,条件很好。

  任倩倩婚前在夜店工作,婚后成了全职主妇。

  不能排除模仿犯和任倩倩认识的可能性。

  通过走访任倩倩的家人,我们没有得到实际的线索。

  根据任倩倩丈夫的口供,案发当晚,任倩倩说是要和闺蜜聚会,结果离家后再也没回来。

  我们在任倩倩家里发现了一部她私下使用的手机,她丈夫并不知情。

  据她丈夫说,这部手机是在整理遗物时,在卧室天花板里找到的。

  如果不是他拆掉墙上的结婚照,站在凳子上偶然发现,他根本不知道任倩倩藏着这么一部手机。

  目前,那部手机已经送去技术部门破解了。”

  说到这里,封化安转向负责监控数据收集的警察,“任倩倩家附近监控有什么发现吗?”

  “封队,我已经找到了任倩倩最后出现在监控中的录像。”

  警察用遥控器打开大屏幕,开始播放一段两分钟的视频。

  监控是从一个十字路口上方拍摄的...

  屏幕上,任倩倩挺着大肚子,她从天桥下穿过,走在路边的人行道上。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任倩倩边走边四处张望,似乎在找什么。

  当镜头离她最近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她脸上有些焦急,但她并没有表现出害怕。

  视频后半部分切换到了另一个监控的侧面视角...

  这段视频展现的是她的背影。

  从她进入画面,直到在镜头中消失,仅仅一分钟的光景。

  她回头望了六回,大约每十秒就回头一次。

  监控录像播放完毕后,负责收集监控信息的警察开了口:

  “这段监控位于任倩倩家附近,往南悦路方向大约2.5公里处。”

  “画面中的十字路口,南北两侧各有一百米左右的范围,都能看到清晰的街景。”

  “然而,任倩倩在镜头中消失后,并没有出现在下一个监控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