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156章 繁火内蒸,寒热交讧

第156章 繁火内蒸,寒热交讧

不屑一顾的无善无恶论。”

  论战一起,顾宪成已经靠学识被尊一声君了,而李贽,更是人皆称公。

  朱翊钧忍不住打趣一句:“卿倒是坦然,挨了骂还主动提起。”

  邓以赞终于收敛起神色,肃然道:“陛下,臣以为,学问不为天所做,不为地所做,不为圣人所做,如此,又何必挂怀他人言语。”

  朱翊钧看着邓以赞的神色,莫名升起一丝感慨。

  不愧是会试第一,殿试第三出身的儒生。

  学问做得越深,恐怕是越难为自己的理念所动摇。

  哪怕李贽带出普世价值观这种大杀器,邓以赞轻飘飘一句不为天地圣人做学问,就揭了过去,显然是真的不放在心上。

  朱翊钧走在前头,头也不回:“那邓卿学问,是为谁而做?”

  邓以赞看不清皇帝表情,只感觉语气不佳。

  他恍若不觉,一如既往,认真答道:“陛下,学问,自然是为己而做。”

  “臣谓心之本体,在顺其初者也。”

  “初者,万虑俱忘之时也。突然感之,卒然应之,则纯乎天者也。意气一动,而二三之念则继乎后。又其甚者,此念方萌,而二与三已并出其间,继与并皆非初也。”

  “故亲,我爱也,谓当爱而加之意则否;长,吾敬也,谓当敬而加之意则否。”

  “贵而益谦与傲同,醉而益恭与乱同。”

  “何也?徇外之心,为人之心也,所谓继与并者也。”

  “此心之原,不堕方体,不落计较,翛然而往,倏然而来,见其前而不见其后,知其一而不知其两,如此而已矣。”

  “此则所谓初者也。”

  “顾宪成想救世人说道德,李贽要夺道统论普世,臣皆不取也……”

  “臣只画地为牢,隅与自我。”

  “陛下,臣是真人。”

  这就是顾宪成批判的无善无恶论了,一切都要向本初去寻,后天的一切想法都是假的,蒙蔽灵台的。

  同时,也是最真实,最自我的人。

  邓以赞一番话后,小皇帝半晌没接话。

  前者不悲不喜,静静等候。

  好一会之后,皇帝才慢慢回过头,但出乎邓以赞意料的是,小皇帝竟然面带激赏。

  朱翊钧看着邓以赞,颔首认可道:“好一个自我,好一个真人。”

  “只盼邓卿日后能找回初心。”

  小邓个子不高,听了这话,怀疑皇帝是不是在阴阳怪气自己。

  殊不知,朱翊钧还真不是在说反话,而是他对李贽这步棋目前为止的现状很满意。

  李贽的普世道德论,是在他影响下诞生的,其中自然有缝合的成分。

  事情都得一分为二辩证看待,缝合自然有缝合的弊端。

  这门学说虽然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重构具有理性启蒙意义,但与此同时,也具有消解传统的倾向。

  普世道德观依据客观性和外部性所建构的普遍主义文化立场,对于现在的儒学而言,是一种文化霸权。

  稍微一个把握不好。

  便会完全遮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省视野和精神超越视野。

  随之而来的,便是自我文化意识被斩断,文化的谱系性认同让位于外部判断。

  这就意味着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但现在看邓以赞这个反应,显然火候刚刚好。

  中庸好啊,百花齐放好啊。

  只盼一个药引真能碰撞出属于华夏的哲学自我罢。

  ……

  “去慈庆宫了?”

  朱翊钧一行人好容易走到乾光殿,没想到扑了个空。

  谁知道陈太后竟然去了慈庆宫。

  张宏将方才进去通禀所得来的消息,斟酌总结:“陛下,年前太后让李家姑娘提前搬回慈庆宫,替太后先打理一番,好在娘娘移宫前养些人气。”

  “不巧李家姑娘昨夜病倒了,太后一早便去慈庆宫照看了。”

  朱翊钧摇了摇头。

  这就是瞎折腾。

  他摇了摇头:“走吧,正好去慈庆宫看看。”

  一行人又转道慈庆宫。

  自从朱翊钧登基后,就没怎么去慈庆宫了,在一场大火后,更是再也没去看过。

  不过工匠的手艺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复建的慈庆宫与火烧前,几乎一模一样。

  仅有不同的地方,只在于焕然一新,明亮了不少。

  这样好的手艺,按理来说皇帝应该高兴才对。

  但张宏小心翼翼看着皇帝阴沉的脸色,不明白发生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