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131章 移忠作孝,诬良为盗

第131章 移忠作孝,诬良为盗

不清楚的事越来越多了,过时的东西,换一个罢。

  张居正张了张嘴,又再度闭上。

  朱翊钧则是静静看着自家先生,等着张居正的回答。

  移孝作忠,在前汉,自然是进步的一面更多。

  可惜,到了魏晋,这一套就满是裂痕。

  到了如今,或者说,在阳明心学诞生之后,这一套更是被彻底解构。

  如今的士大夫,讲究的是什么?

  是明心见性的自由!

  是随心所欲的本真!

  什么君父?干成这个逼样,狗屎!

  士林的风潮如此,越是年轻,越不吃这一套。

  不仅眼中没什么君父,甚至有时还会起逆反作用——泰州学派对于解构皇帝权力的来源,非常感兴趣。

  朱翊钧如今为什么能得到大多朝臣的认可?

  因为他是君父吗?如果是的话,那前身就不会被压制十年,却没能被忠诚孝子拥护亲政了。

  是故,不是朱翊钧要放弃移孝作忠。

  而是已经被时代放弃的东西,没必要贴在脸上了。

  反而只会耽搁新生事物的出现。

  现实与理论的差距过大,会愈发消磨皇朝的正统性。

  既然如此,那就得不破不立。

  无论是如今的新报中,太祖皇帝奋自布衣,戡定祸乱,用夏变夷的传奇故事。

  还是经筵中朱翊钧竭力表现的经学造诣。

  亦或者现下逐渐充盈的国库,日益澄清的吏治。

  都是在给淘换老旧经义铺路,免得到时候动荡过大。

  自己跟李贽做了这么久的铺垫,王世贞的文会日期业已定好。

  辩经的大事将出,自然要先在内部统一思想。

  朱翊钧今日将房间里这头隐身的大象,摆上经筵,就是在征询首辅的态度,试探经筵官的想法。

  文华殿内寂然无声。

  张居正迟疑了好半晌,才语气干涩道:“陛下,容臣缓思,下次经筵再与陛下开解。”

  小皇帝太激进了,首辅先生一时半会也举棋不定——毕竟不是李贽那种狂生。

  朱翊钧也不急。

  他看向张居正,温声道:“辛苦先生,那今日经筵便先到这里罢。”

  张居正一时无言,连忙躬身行礼。

  下方的经筵官们也跟着行礼。

  朱翊钧回礼以对。

  一番礼数后,总算是结束了今日经筵。

  陶大临如蒙大赦,一拜起身后,当先就出了文华殿。

  马自强、河洛文等人,已经紧随其后。

  经筵官陆陆续续告退,殿内便只剩下只剩下张居正、申时行二人。

  见殿内再无他人,却还有殿外的棘手事。

  这也是有人留下的原因。

  申时行当即主动躬身请罪:“陛下,臣有罪……”

  朱翊钧直接抬手打断了申时行。

  他没给申时行开口的机会,而是看向张居正:“先生也先回内阁吧。”

  张居正与申时行留在殿内,自然是为殿外伏阙的事情。

  面对皇帝的悠容,张居正却跟着一同请罪:“陛下,此事是臣的疏忽。”

  朱翊钧再度打断了张居正:“先生,国事繁忙,不要为这种事消磨了心神。”

  “微风细雨罢了。”

  他顿了顿,认真道:“先生为国事鞠躬尽瘁,这点小事,让朕处置就好。”

  张居正神色略有动容。

  不知想到了什么。

  张居正捏了捏袖中的一枚药囊,沉默片刻。

  最后化为一拜:“臣遵旨。”

  朱翊钧点了点头,让蒋克谦送张居正回内阁。

  等到张居正的背影消失不见,朱翊钧这才回头看,看向申时行。

  申时行再度下拜。

  四下无人,朱翊钧似乎终于不再掩饰情绪。

  他站起身,看着申时行。

  抬手指着申时行连连数点,嘴上“你……朕……”不断,后又化作一声声叹气。

  面对皇帝这幅气急的样子,申时行这位一路顺风顺水的天才,难得有了心乱如麻的感觉。

  额头冷汗涔涔,甚至后背的中衣,都被汗水沾湿些许。

  皇帝一次次欲言又止,宛如铁锤,拷打着申时行的内心,怦然直跳。

&e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