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129章 天之骄子,流行坎止

第129章 天之骄子,流行坎止

治倾向,邀约同道,还是在展示关系,拉拢人脉?

  前一句就是明晃晃表达了对当朝首辅的不满。

  后一句则是展示了跟吏部天官申时行关系匪浅。

  不管如何,言语之间,一股天之骄子的感觉,扑面而来。

  他突然回过味来,这顾宪成虽说是姿容谈吐不凡,但其身上那股意见领袖的气质,才是让其如此夺目耀眼的真正缘故。

  李坤对朝政不是太熟悉,斟酌了一番,好奇问道:“叔时所言的江陵横政,指的是?”

  顾宪成摇头不止:“那就多了。”

  “威逼主上于西苑。”

  “乱政于南直隶。”

  “设考成法揽权内阁,贬谪同僚。”

  “……”

  顾宪成正要继续说。

  马车突然停住,打断了他的话语。

  他疑惑抬起头,就看见前方一行兵丁、两辆囚车,行走缓慢,挡住了大半道路。

  只让出了半条小道,供行人马车交替通过。

  顾宪成眯着眼睛,看了一眼这一行人,接过李坤手中的缰绳,低声道:“走罢,绕过去。”

  李坤仍在好奇张望。

  尤其看了一眼前方那一群锦衣卫、内使。

  闻言不由问道:“这是什么来头?”

  顾宪成冷笑一声:“来头?自然是湖广办的冤假错案。”

  李坤一怔。

  疑惑道:“冤假错案?”

  顾宪成抬手指了指囚车中的两人,开口解释道:“这二人,当是楚藩的东安王、武冈王。”

  “前者说是谋害钦差,蓄兵造反。”

  “而后者罪名就多了。”

  “至于为何是冤假错案,还不是江陵凌迫宗室……”

  说一半,他回头看到神态懵懂的李坤,还是住了嘴。

  那句罪名就多了,有影射钦差罗织罪名的意思。

  但无论这事,还是后面那句话,都不是这位没经历过官场的同行所能懂的。

  所以顾宪成想了想,又咽了回去。

  李坤似乎有些懂了。

  宽慰道:“叔时不必愤懑,我听闻陛下今年纳了李阁老的孙女入宫,许是这二年就要经历人事了。”

  “届时江陵公总要还政陛下的。”

  顾宪成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应付了过去。

  李坤转过头,继续赶车。

  懵懂的神色却是立马收敛,目光幽深,似乎在思忖什么。

  两人各有心思,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

  天子脚下的官道,路总是最平坦的。

  再加上插着“礼部会试”的黄旗马车,能免去一部分吃拿卡要——这也是部分地方以公车称呼举子的缘故,跟后世“吃国库粮”一个效果。

  所以,李、顾二人一路畅通无阻,很是顺遂地在午时前,赶到了顺天府通州。

  李坤听闻,顾宪成所谓的友人,早就包圆了一处庄园宴请。

  这可是天子脚下,也不知花费几何。

  不愧是南直隶到北直隶都有人脉的天之骄子,实令李坤折舌。

  李坤将顾宪成送到了庄园外,便要去驿站持火牌归还马车——没谁敢为了马车几两银子影响自己仕途。

  但顾宪成却是哈哈一笑:“此事自有下人去做,叔简帮了我这一路,我岂能吝惜一顿午食?”

  “叔简这般大才,当给叔简介绍些好友,你等俊秀、彦杰,正好相得益彰!”

  说罢,他便抓着李坤的手,不让离去。

  而后又探头招徕门口等候的仆从:“还不速速去叫你家主人出来迎我,且说我带有美人联席,合当多加一位!”

  不得不说,顾宪成这般姿容仪态,又是一副诚意结交的模样,极富杀伤力。

  李坤挣脱不得,三两下就被其相挽下车。

  二人还未走出几步。

  这时,庄园大门处又传来一道清亮之声:“今晨便有相师谓我命带桃花煞,果不其然!”

  李坤便见到一袭锦袍男子,约莫二十一二岁,面带笑容,洒然从容,快步上前。

  “我说叔时为何来得这般慢,原来是有了新欢,路上缠绵!可怜为弟我,已是前胸贴后背矣!”

  来人跟顾宪成调笑一句。

  又转头看向李坤,正色行礼道:“在下临潼李三才,字道甫,这位君子请了。”

  他看着李坤,又一指顾宪成:“我少年寡识,间尝嬉戏,惟叔时正色相戒,勉余向学,事事提撕,时时警觉,名为益友,实则严师。”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