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78章 坐地分银,时诎举赢

第78章 坐地分银,时诎举赢

 每次三万八万的,多是不多,但实在太频繁了。

  隆庆五年边镇用银四百二十万九千一百九十二两六钱二分,宣大就占三成!

  反倒是过粮九十四万六千九百八十六石五斗七升,只占一成半。

  不知道的,还以为不吃粮食只吃银两。

  想到这里,朱翊钧开口问道:“王崇古怎么还不进京?”

  去年给他升为兵部尚书,他以鞑靼逡巡犯边为由,请求暂缓入京。

  中枢自然是好言相劝,让他年后务必入京赴职。

  这都二月十七了,还没缓完?

  四百里走出了三千里的感觉。

  张居正见皇帝有些动怒,不由劝道:“应当是快了,前日杨阁老已经疏请致仕了。”

  杨博如今的内阁之位,是给张四维占的。

  皇帝和首辅明着说不愿意见到晋党占据内阁、兵部、礼部三个席位了。

  王崇古要进京,杨博就得致仕。

  反过来说,杨博既然请了,那么王崇古也该入京了。

  朱翊钧还是闷闷道:“布置后手布置了半年,一副朕要给他骗进京杀了的样子。”

  张居正古怪地看了皇帝一眼,没好意思反驳。

  倒是提起另一事:“陛下,宣大总督,倒是该有人接任了。”

  朱翊钧看向张居正:“元辅可有举荐?”

  跟他利益一致的事情,他都会尊重内阁推上来的人。

  宣大的事,自然也信得过张居正。

  张居正沉吟片刻:“复起,前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谭纶如何?”

  朱翊钧沉吟不语。

  此人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进士出身,却是久经实战的将才。

  论起文臣统帅之能,戚继光、刘显、俞大猷都在他麾下受过指挥,不同程度被此人举荐提拔。

  论起武将实战之绩,则有巡抚福建时的平海卫大捷,斩敌过万,平息了福建倭患。

  论起大臣履历之资,有巡抚四川、总督两广、蓟辽总督,南北中枢,几乎都任过职。

  所谓“历兵间三十年,计首功二万一千五百有奇,亦一时干城矣”,实打实的战绩在前,乃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将星能臣。

  不过,能人是能人,就是身体不太好啊。

  朱翊钧关切道:“朕听闻谭二华身体有固疾?”

  不知道为何,这个时代肺病尤其多。

  张居正父亲、朱希忠、谭纶,都是如此。

  当初谭纶肺病犯了,上朝时屡屡咳嗽有痰,被言官弹劾失仪,这才告老还乡。

  如今还让人去宣大,就怕病故了。

  张居正斟酌道:“只是用其声望震慑宣大与鞑靼,应当不会短兵相接。”

  朱翊钧想想还是认可了此事。

  末了,嘱咐一句:“先问问吧,若是身体实在吃不消,也别强求,都是国士,应该有个好结果。”

  张居正默然,拱手称是。

  朱翊钧稍微坐起身子,看向张居正:“元辅,两广、宁夏、宣大三地补了七十万,朕无话可说,但是……”

  “京营的饷银也得发!”

  张居正顿了顿,解释道:“此事,恐怕还得问过兵部。”

  有些营卫不发饷银是没钱,但有些营卫不发,就是故意而为之了。

  并不是所有官吏,都希望皇帝有一支直属自己的强军。

  朱翊钧自然明白此事。

  正因为明白,他才在叫回顾寰之后,一直没有动作。

  此时发得出饷,才敢将这事提上日程。

  他诚恳道:“兵部的那边,等王崇古进京再说,现在,朕要一百五十万两饷银!”

  张居正没什么反应,倒是一旁的王国光跟张宏,都不禁心头一跳。

  两广、宁夏、宣大三地才要了七十万走,一个京营竟然就要一百五十万两。

  别是,想扩军吧!?

  朱翊钧自然知道几人想在什么。

  不等张居正开口,他开口解释道:“除了军饷之外,也有工匠、火器、赏银之用,并非是信口开河。”

  张居正面无表情,思虑了片刻,开口道:“陛下,拢共就五百万,一百五十万有些多了。”

  “其他的光禄寺库、太仆寺库、节慎库等,都还差着帐。”

  “尤其是工部的节慎库,这半年来,又是陵寝,又是黄河,陛下此前还让朱尚书造船。”

  “陛下……体谅一下。”

  他知道皇帝是想整备京营,工匠火器什么的,他也不计较详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