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其他小说>万历明君> 第74章 惩前毖后,受国之垢

第74章 惩前毖后,受国之垢

继续说道:“三法司按律,禀圣上‘八议’,内阁票拟,请圣上赦免。”

  “圣上不允,只按‘八议’成例,罪减一等,遂免国丈李伟流放,施杖刑一百。”

  “慈圣皇太后,杖四十,圣上代母受刑……”

  “于奉天殿,衮服受杖三十七,亲身受笞刑者三,由仁圣皇太后行之。”

  听到这里,徐阶终于明白皇帝要做什么!

  扩大化,这是扩大化的精髓!

  他忍不住失神,喃喃道:“而后是不是内阁感怀圣上德行,纷纷主动投案?”

  魏朝意外地看了他了一眼,点了点头:“不错,内阁首辅张居正,感怀于圣上仁孝,主动退还历年所受冰敬炭敬,凡八万一千两。”

  “按照大明律吏卷第二十三,计十一条,受财不枉法,一百二十贯以上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三法司再度请圣上‘八议’,圣上乃定免流放,杖一百。”

  “首辅亲于午门外领杖。”

  “脏银用以免除,万历元年京城九门税。”

  “张居正疏请致仕,陛下留中不发。当日,内阁次辅高仪投案,曰收受邻居十一铜,鸡蛋七,乃受杖二十。”

  “群辅吕调阳、杨博紧随其后。”

  说到此处,徐阶终于明白皇帝要做什么了。

  即便是他徐阶,此时都忍不住有了高山仰止的感觉。

  这才是扩大化的高手啊!

  他只是尽量将一切有分量的人牵扯其中,让皇帝投鼠忌器。

  但皇帝竟然将所有人都拖下水!

  听到高仪受贿七个鸡蛋,他就明白过来,这一招的后续。

  他徐阶要的是死中求活。

  皇帝要的,是不破不立!

  魏朝继续给他分说着中枢发生的事情:“翌日,六部九卿并大理寺卿、太常寺卿、光禄寺卿等,纷纷投案。”

  “各自退赃,于午门外受杖刑。”

  “刑部尚书王之诰,包庇亲子杀人,疏请致仕,旧案由三法司重审。”

  “随后,由上官从上往下揭发,百官纷纷涉入贪污案”

  “同日,吏科都给事中栗在庭,禀北直隶考成法一季之功,其中贪腐者不计其数。”

  “北直隶近乎九成官员,都陷入了贪污大案。”

  徐阶已经不需要再听了。

  这不是牵连大案,这是销账!

  只要官吏此时投案,万历元年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

  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揭发已经没有用了。

  往淤泥里添泥巴,改变不了本身的成色。

  皇帝就是要带着这一池的淤泥,破而后立!

  不只是北直隶,南直隶也同样可以这样做,一视同仁之下,南直隶也鼓噪不起来了。

  而且,他绑缚在船上的,大多是贪腐案,贪腐罪减一等,既往不咎,恐怕会当场跳船。

  而某些人,恐怕就恰好罪在不宥了。

  难怪让他督办的十一案里面,一件贪腐也没有,恐怕都是谋逆的路数!

  好圣帝,果真是好圣帝。

  问题是,皇帝怎么做到的!?

  徐阶喃喃自语:“怎么可能……”

  这些勋贵大员,凭什么宁愿名声受损,也要来这一场不破不立的戏码?

  息事宁人不好吗?

  杨博都要致仕的人了,凭什么此时要受下这个污名?就为了给皇帝抬轿子?

  还有高仪之流,没罪也要掺和一脚,哪怕是七个鸡蛋,被人记载史书上,难道是光荣的事情吗?

  更别提以他了解的,张四维、马自强、王之诰这些人,凭什么配合皇帝?

  听到徐阶喃喃,海瑞终于忍不住插了一句:“徐少师,除了你这样的大局,也有同舟共济的大局。”

  “陛下和内阁,才是大局!”

  他自然是知道皇帝一个个说服那些大员勋贵,有多么艰难。

  靠着亲亲之谊胁逼国丈,重启开中法拉拢北人,再开市舶司利诱勋贵,乃至于用皇帝的政治信用作保。

  他从未见过如此低声下气的政治共商,既要把案办了,又不让朝局动荡。

  遇到这种圣君,何其有幸!

  魏朝又从怀中拿出一份诏书——这种不单给某一个人,而是分发到各地的,都会誊抄好几份。

  “圣上步祈南郊,下罪己诏曰……”

  徐阶突然探手拿过诏书。

  急不可待自顾自看了起来。

  他要,重新认下一番这位少帝!

  “我年岁幼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