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村一共有两百来户人家,按村中主路划东南西北,分成四组,秦家在东北方向,是二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秦家五口人一共分了十亩三分亩地,因为耕地有限,秦正实两口子跟大闺女二闺女算四人份,三丫头秦芳芳算半口人,另外还有几分地是旱地。
这十亩多地没在一处,分了旱田跟水田。
这会儿张桂霞跟张小舅他们在南头的水田。
过了一条宽河,再走一刻钟左右就能到。
正是农忙季节,路上来往的村民多,有步行的,也有赶着驴车拉稻谷的,还有许多孩子跟在后头乱窜的。
叫嚷声说笑声此起彼伏。
秦可没见过这样热火朝天的场面。
被雷劈来这里之前她也去过乡镇村里,不过那时候已经有了先进机器,不需要人动手割稻种麦,更不见有孩子跟在大人后头捡麦穗。
秦可一路走过来,不少人虽然累的满头大汗,脸上的笑却没下来过。
地是自己的,多干就能多得,吃饱穿暖才是可期的。
这时,有个男娃窜到秦可面前,扬起手,展开,手里一把茅草尖,男娃另一手挠头,有点害羞,连姐都没叫出口,直接说:“给你。”
拨开茅草尖,里头的白蕊有一股清甜味。
“谢谢。”秦可掏出手帕,里头包了一小把白冰糖。
她给男娃一颗。
跟男娃一起的孩子见状,纷纷把手里的茅草尖跟其他野果子都送给秦可。
秦可全部收下,只在其中一个高一点的男孩子脸上顿了片刻。
她将手里的白冰糖全部分完,那群孩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一边走还一边比较谁手里的冰糖块大一点。
这些孩子一小块冰糖舍不得一下子吃完,舔几口又收起来,等过一阵,再拿出来舔几口。
“小可,冰糖稀罕,你留着自己吃啊。”扛着钉耙,迎面走来的冯婶心疼地说,“你这丫头一直这样,以前有点吃的都给瑞云跟芳芳,你自己一点舍不得吃,你看你瘦的。”
秦可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掏出两颗奶糖,“婶子,这给你。”
“哎呦,我可不能拿你的吃的。”冯婶赶紧拿过糖,又塞回秦可口袋里,对秦家这三个孩子,冯婶最心疼的就是最懂事的原主,原主会把自己吃的分给别的孩子,冯婶就会偷偷塞块点心给原主,“你这丫头,以后有吃的自己留着,对你自己好一点。”
话落,冯婶又把口袋里还剩的一小把花生给秦可。
“婶子,那我就不客气了。”
“跟我客气啥。”冯婶摆摆手,准备离开。
秦可却在这时说:“婶子,明天你就别出门了。”
“怎地了?”冯婶反应过来,“你咋知道我明天要出门?”
“看出来的。”
冯婶更好奇了,“看出来?从哪看的啊?”
这小可怎么神神秘秘的。
秦可盯着冯婶的脸看,冯婶奇怪地摸了一下自己的有些粗糙的脸,“婶子,你明天要往西北方向去。”
“啊?”冯婶反应了一下,才说:“我明天是要去西营村的呀。”
“你妈告诉你的?”冯婶又摇头,“不对啊,你妈也不知道。”
冯婶娘家在西营村,她爸过几天七十岁,冯婶跟她两个妹妹约好明天先去给她爸过个生日。
以前靠工分分配粮食跟其他生活必需品,她家闺女多,就一个儿子,不如人家挣的工分多,家里日子不太好过,现在都有自家地了,家里富裕了点,她跟几个姐妹就想给她爸好好过了七十整寿。
“婶子,改天再去吧。”秦可很少帮人做决定,只是冯婶跟张桂霞交好,如果她出了意外,张桂霞会难受。
“这不行啊。”冯婶还是拒绝了,去娘家是她们三姐妹早就商量好的,她要是不去,那两个妹妹肯定有意见,她爸妈也不高兴。
“小可,你快去送饭,我还得回家喂猪。”冯婶催着秦可赶紧去送饭。
见冯婶没有要改主意的打算,秦可只能先离开。
没到一刻钟她就看到正坐在地头喝水的张发展跟孩子地里割稻子的张桂霞及张小舅。
张发展虽然年年跟他爸一起下地干活,他力气不如张小舅大,干半天还是累的够呛,趁着喝水的空隙,歇一阵。
他放下水壶,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脸上火辣辣的疼,正皱眉搓脸,就听到有人在叫他。
他循声望去,便看到秦可提着篮子走来。
“姐!”张发展扔下水壶,朝秦可跑来,他兴高采烈,“姐,你怎么来了?”
“你还带吃的了?大姑没说你要来,可可姐你是不是怕我饿?”张发展见着秦可话就多了,他接过秦可手里的篮子,还没打开就闻着一股香味。
秦可赚的钱硬是给了张桂霞一部分,剩下的她买了不少家里要用的油盐调料。
知道干活累,消耗大,秦可做的菜舍得放油盐。
加上这鸡是自家养的,炖出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