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贾琏话才说到这里,黄玉林便开始摇头。

  “啧啧啧,真是个忠君爱国的,想个法子,都是这么忠心耿耿。天真如是!!!小子!且不说后面那个其次,就说这盐的产量,说句托大的,要是盐场按时开工,按时收工,没有多余的盐流出来,我黄某也不折腾私盐,这朱朝的百姓起码有一半人没盐吃。”

  贾琏也不恼,只接着黄玉林话尾往下说:

  “那,不如,叔直接跟我姑丈碰个头?我这没什么见识的,显是传话没传明白。”

  “喝,合着你搁着等我呢!”

  黄玉林恍然大悟。原来贾琏说这么些,就是为了让他跟林如海面谈。

  贾琏一点不尴尬,只一拱手:

  “我姑丈说,江南这地界,说起人品来,叔有口皆碑。我跟叔打交道,也是这样觉得。我年纪小,见识少,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传话传不到点子上去。做好牵线人便已是功德圆满。”

  黄玉林这人,他虽然前前后后没见几次,但印象是真的不错。

  朝廷的卷宗里,说他是积年巨枭之首,说他打压小盐贩子,掌控各地码头让人交纳水钱,说他的船队装备火器,械斗死伤频发,说他是江南一祸害。

  可看平安州其他人带回来的消息,却完全不是如此。

  长芦准盐之地,枭棍匪窃每肆偷扒,是他让他的船队去解决的。

  川东一带,枭徒白昼聚党,千百为群,抢劫盐店,也是他的手下去镇压,把人抓了扔进官衙。

  福建盐枭数十人,各持器械,到灶户场内肆行抢夺是他给被打的灶户请大夫,给药钱。

  这些本该是朝廷的人管的事,朝廷是一样没管,两江总督蒋晓只会闷声发财。

  黄玉林的私盐队伍,招的全是五大三粗的汉子,却从不扰民。

  他的船队,只贩私,不抢劫,不偷盗,乐善好施,济危扶贫,修桥赈灾。

  他麾下的小盐贩子,卖私盐的价钱比官盐便宜六成有多,私盐的质量也比别人好。

  这人的风评,说起来比淮扬官场的所有人都好。

  林如海确实想见。

  贾琏私心觉得,如果黄玉林能倒向林如海,整个淮扬的局面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叔,太上虽这会十分康健,毕竟老了,再想弄个人上来,老臣勋贵真的能应?当今虽说这会可用之人不多,可他年轻啊,即便选半天选了我姑丈这么个实心眼的,可转眼我这个嘴皮子溜的便来了!可见我姑丈运道不差。如今我姑丈选上了叔,叔,您就从了我姑丈吧。侄儿的腿跟嘴也都能歇歇。”

  黄玉林竖眉瞪着贾琏看了一会,看贾琏毫不心虚,也不害怕,没好气的开口赶人:

  “滚!”

  贾琏起身,拱手,麻溜走人,刚刚走出船舱,又被黄玉林喊了回去:

  “你那个其次,怎么说?”

  “叔大气!且听侄儿慢慢道来!!!”

  贾琏撩完虎须毫发无伤,竖起大拇指夸完人,就是一顿白活。

  把林如海用盐票代替现在的盐引的想法细细的说了,包括林如海打算在两淮搞一个缉私营的想法也说了。

  最后挤眉弄眼的说,这缉私营首任管带非黄玉林莫属。

  黄玉林一个茶盏扔出去,贾琏躲了开去,茶盏却没落到地毯上,碎成了几块。

  正事说完,外面的天也开始黑了。

  船上的灯逐一亮起。

  后舱坐了一下午的歌姬舞女倾巢而出。

  贾琏肉眼可见的心不在焉。

  黄玉林看他颇有些坐不住的样子,便点了一个面容姣好的舞姬坐贾琏身边。

  贾琏只抽了抽鼻子,便稍微挪开,与那舞姬拉开距离,不一会儿倒像是隔出了一条银河。

  黄玉林看着不觉好笑。

  “你果真为她守身如玉?”

  贾琏正色回道:

  “此言差矣,是爱重。”

  黄玉林不信;

  “果真?”

  贾琏这才摸了摸鼻子,道:

  “有心无力。以前看谁都不错,食色性也,没色也没关系,总归这年头比我好看的人没几个。就当我吃亏呗。这次来了淮扬,也不知道怎么的,鼻子忽然就特别灵,闻谁身上的味都不对,熏得人脑袋疼。连我家婆娘,都说我狗德行!家里好好儿给我安排的通房都无福享受。”

  黄玉林放声大笑;

  “狗德行!骂得好!”

  贾琏扁嘴只作个委屈状,就起身往船窗边上去。

  打开了一条缝,靠着窗棱跟黄玉林说话,时不时的再给场中的女人们鼓个掌,叫个好。

  黄玉林便打趣道:

  “她们心心念念的就是看看贾家美公子,既然不能一夜枕席,不如你做首诗?好让她们回去跟楼里的姐妹有个交代。”

  贾琏杯中酒一口饮尽,抬头长叹: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