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压不住

  路上,那些开名贵车的人一个个都心急火燎的,恨不得立刻赶到目的地,好像他们跟赵家村有亲戚似的,有的甚至把赵家的祖坟当成了自家的。每年即便赵立春或赵瑞龙不来,他们也会风雨无阻地去扫墓,就像祭拜自家祖先一样。

  今年听说立春书纪要亲自来,这些所谓的“孝子贤孙”们更是恨不得马上飞到赵家祖坟去。

  高育良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来到汉东后,也没回过村子吧?”

  祁同伟点了点头:“是的。”

  高育良微微一笑:“那些乡亲们不会去找你吗?”

  没人比高育良更了解祁同伟是从那个村子一步步走出来的。赵立春能做到的事,祁同伟又怎么可能不参与呢?这社会本来就是讲人情的。

  并不是说祁同伟必须衣锦还乡或者为家乡做什么大贡献,而是如果他什么都不做,外面的人难免会议论纷纷,影响他在圈子里的声誉。这就是现实。

  就好比现在这些急着尽孝的“好孩子”,有时候都不用你开口,有人就会打着你的旗号帮你把事情给办了。

  高育良心里直犯嘀咕,他一直没听到祁同伟老家那边有什么动静,就好像祁同伟跟那地方没什么关系似的。

  祁同伟笑眯眯地说:“可能是咱们老家那边风水特好吧。”

  “我有点数了。”

  “这些年那边发展得还行。”

  “扶贫工作挺见成效的。”

  “村里人都脱贫了。”

  “所以我就不用老惦记着。”

  “不过呢,也有人想认识我。”

  “盼着我能给村里出点力。”

  “我也乐意帮忙,教育和宣传这块儿,能做的我都做了。”

  “但要是让我回去摆谱、说空话什么的……”

  “老师,我真不想让老家变成第二个平康县。”

  高育良一听就明白了。他想起了林城那档子事。没错,祁同伟能混到今天,管住自己才是最关键的。一旦管不住,那可就麻烦了。

  大家伙儿一看这架势,心里头立马就放松了。这股风气要是传开了,想刹住可就不容易了。

  高育良瞅着那些嗖嗖往赵家村开的豪车,心里头有点犯嘀咕。

  赵立春祭祖,明摆着是给师生们传递什么信号。可在高育良眼里,这都是潜在的问题!

  特别是听了祁同伟的话,高育良更担心这样的祭祖、这样的进京赶考,到头来能不能有个圆满收场?

  到了地方,车慢慢停进停车场,祁同伟也瞅见了赵瑞龙。

  虽说他是汉东一把手的公子,但赵瑞龙可不是那种光知道享乐的富二代。他在好多方面都比别的二代强。至少他不像吕州那几位纨绔子弟,仗着身份到处显摆,也不像某些人有了靠山就开始耀武扬威。

  赵瑞龙一直都很理智,也很有品味。这说明赵立春管教得严。再加上有两个厉害的姐姐,特别是二姐赵小惠,所以赵瑞龙已经出落成个出色的二代了。

  按家族的发展路子,赵立春和赵瑞龙这对父子到现在都没给家族丢脸,也没错过这个时代的好机会。

  要是他们能一直这样,到了第三代从正,汉东赵家的地位就算是稳住了。

  所以就算是在停车场外面,碰到来者不善的商界大佬,赵瑞龙这位汉东的接班人也没摆架子或者懈怠。他和合伙人杜伯仲一块儿,热情招待每一位到场的正商人士,履行着长子的职责。

  “哎呀,育良书纪,祁柿长!”

  “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我好去高速口接你们!”

  赵瑞龙一眼就认出了高育良和祁同伟。因为他们没坐专车,一开始他还没反应过来。现在瞧见了,他赶紧小跑过去打招呼。

  在今天赵家的祭祖仪式上,除了外地来的客人,就属高育良和祁同伟最抢眼了。高育良在汉东地位很高,排在第三,省长刘震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来,所以高育良就成了赵家这次祭祖最重要的客人。

  祁同伟呢,现在是京州市的代理柿长,也是个重要人物,这大家都知道。

  自从祁同伟把丁义珍从光明区弄走,换上了自己的心腹孙连成,他就实际上控制了整个京州市。李达康就算再不愿意承认,也不得不面对这个事实:他这回也被别人给架空了。

  高育良和祁同伟这对师徒,现在汉东地区是大权在握。他们俩要是联手,汉东几乎没人能敌,除非赵立春出面。而且,他们背后还有个强大的后盾——汉大帮。

  看见高育良和祁同伟走过来,汉大帮的成员们立马围了上来。这场景跟赵立春来时一样,周围的人都围着他俩,像众星捧月似的。

  赵瑞龙出来迎接,简单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带着他们往祖宅走。路上铺着红地毯,还有舞狮舞龙的,特别热闹。

  祁同伟突然问起李达康,赵瑞龙笑着说李达康正忙着招待客人呢。话音刚落,就看见李达康站在人群里,脸上带着笑,看起来就像当年跟着赵立春的小弟一样。但现在,他已经成了汉东的大管,京州的书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瑞龙跟祁同伟说,这些人都是外地来的。赵立春马上要去京城任职了,以前有过交情或者合作的外省管员,现在都来巴结关系了。大家都觉得赵立春这次升迁不简单,进了京城肯定是个要职。到时候,赵立春不仅是汉东的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