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乃至风向气候都是缺一不可,且先前那南高丽已经向那北高丽大营中投掷火油火罐,无不是被那北高丽迅速浇灭,火攻恐怕也难啊。”
林跃望向贾诩,心想古代火攻最为着名的便是“火烧赤壁”了,但火烧赤壁能够取地如此大胜,也是因为火攻之艰难,故而才能打的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先不说其它,若无最后诸葛武侯“借”东风,风向临时大变,这火烧赤壁的结局还未可知。
忽然,林跃脑海中灵光一闪,紧接着心头便是大震:“风向...鬼策就可以啊!”
先前鬼策在梁山之时,便与那入云龙公孙胜在湖上斗法,那时狂风大作、水龙卷齐出,搅得天地都变了颜色,如今区区控风,想必是手到擒来。
他双眼泛光的望着贾诩,心中已然确认了火攻之策!
但随之而来又有几个难题浮现在他眼前,虽然风向可控,但那地形地势却绝非鬼策所能改变,如果那北高丽依旧固守大营之中,那火攻即使可行,但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他再度问道:“如今风向已解,但其余要求却依旧是非人力可逆,不知文和先生可有良策?”
贾诩轻声说:“还请侯爷您侧耳过来。”
林跃闻言连忙起身小跑着来到贾诩身旁,而贾诩则以手掩嘴,低声对着林跃说:“侯爷,到时...我等...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则大事可成矣。”
林跃闻言嘴巴都不禁张开,他满眼诧异的望着贾诩,有些担忧的问道:“这...这有些有伤天和吧...”
“侯爷,您此言差矣,如今岛上局势尚未明朗,您若执着于那所谓的“天和”,犹豫不决,则恐大事难成。再者说,自古而今,成大事者有谁不曾做过取舍?又有几人在两军阵前靠着“天和”而取胜?”
贾诩语速逐渐变快,声音也变得带有些许压迫的说:
“此番侯爷您所言的火攻之策,虽看似伤了“天和”,但却是一战定鼎乾坤的上上之策矣。若是侯爷您瞻前顾后,弃此奇谋于无用,则南北高丽与我军共计三路大军将继续相持不下,届时北高丽反攻、士气如虹,则必定是血流千里、伏尸百万的局面,如此岂不是更违天和?”
林跃听后心中不禁为之触动,他犹豫着说:“可...可这计策好像有些不太仁义...”
贾诩面无表情的说:“侯爷,仁义是留给死人的,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讲是非对错。”
林跃听后陷入犹豫之中,而贾诩则不曾打扰,仍旧静静跪坐于一旁。
直到一柱香后,林跃也没能下得了决心,
毕竟诸葛武侯当初火烧藤甲兵后,便说出来“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这样的话,那自己如今若是将这十倍百倍于藤甲兵的人都一把火烧了个干净,那岂不是要当场暴毙而亡?
想到此处他心中不禁暗自思索,也不知让程昱留守大本营,遣贾诩来此地出谋划策是对是错。
毕竟这“毒士”,也忒毒了一些。
但他转念一想,当初若是让贾诩留守大本营,让程昱来此出谋划策,那即便不损“天和”,也是损“阴德”,这两人说到底都是一个鸟样,自己的“结局”也是一个鸟样。
林跃想到此处不禁叹了口气,他也不再犹豫,直接开口道:
“行,我林岳身为陛下钦点的大秦武侯,自然要为大秦考虑,即使此举有伤天和也无妨,只要我军能够大胜,即便有后果,也有我大秦武威侯,林岳,一个人担着便是!”
贾诩闻言脸上露出笑意,拱手说:
“主公仁义!”
林跃听到这话不禁笑了笑,随后他起身说:“那就这般定下来吧,文和先生,此番多谢你了。”
贾诩闻言面色一怔,随即他连忙笑道:“此计皆乃侯爷您所想,自然也是侯爷您的功劳,何谈谢字一说?”
“老狐狸。”林跃暗骂一句,随后也不再纠结。
毕竟自己“林岳”这个马甲可以说是气运加持,福大命大,短短数年便走到了大秦帝国最为顶尖的一批人中,不说“洪福齐天”,也算的上是“福泽深厚”,想来不会当场暴毙而亡。
再说要说人命,自己手上也沾了不少,只不过大多是匈奴或是南越罢了,不过他们与北高丽也没什么不同,在大秦眼中,他们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蛮夷!
虽然火攻残忍了些,但就算伤天和,伤的也是这群异族的天,想来异族的神仙还管不了大秦的人。
他如此想到,心中便轻松了许多。
而这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道声音:“侯爷,邢校尉来报,发现一支骑军自南向北而来,为数大概百人左右,看样子是要去北高丽大营的,邢校尉已经带人去追了。”
小主,
“自南向北...是大夏的骑军。”林跃心中暗道,随后他对着张达说:“赶快派人传令邢道荣,命其谨慎行事,不可靠近北高丽的大营。”
“诺,侯爷!”张达应道,随后连忙跑了出去。
......
而此时,叶玄与定彦平率着百名骑军疾驰。
一名腰胯弯刀的汉子急着说:“启禀主公,东侧有一股骑军在向着我军冲来,想必要不了一柱香的时间便能与我等相遇。”
叶玄闻言脸上闪过一丝纠结,他犹豫片刻后便说:“纪纲,那北高丽还没有派人来接应么?”
那名腰胯弯刀的汉子摇头说:“回禀主公,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