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再举报贾有成,学习室大变样
怀着狠坑贾有成的计划,钱进又睡了个回笼觉。
今天是礼拜天,他不用去上班,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不过他现在身兼数职,工作还是多。
星期天他不用上班,便着手开始处理改修学习室的事情。
寒风依旧凛冽,居委会的劳动突击队队长办公室里,钱进正对着桌上那张图纸发愁。
魏香米这个居委会主任很合格,得知他要在学习室里设立隔断间,还特意托关系找了一位建筑工程师帮他设计了张施工图纸。
专业人员办事就是不一样。
在他预想中,就是用砖墙将庞大的仓库给隔断开便是。
但人家建筑工程师过来做了实地考察后,对仓库布局做了重新规划。
更合理,施工也更复杂。
“钱哥,这活不好干啊。”协助施工的邱大勇递过来一杯热茶,茶缸上“劳动光荣”四个红字已经褪色。
“按照这图纸上说的,咱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去哪里搞啊?”
钱进接过茶缸,热气在冰冷的空气中凝结成白雾。
正在算账的朱韬抬起头说道:“其实不用修缮也行,咱学习室不挺好的吗?”
“你们没见乡下的学校,就那个红星公社的初中,好家伙,我有一次去拉豆腐和鱼丸,有个朋友在红星人民中学当老师,我过去给他送东西看了一下。”
“你们知道那里什么条件吗?”
邱大勇说道:“乡下学校条件确实很差,这个你不用说我也知道。”
“你下乡的时候见到过?”朱韬问道。
邱大勇摇摇头:“林场条件挺好的,学校挺宽敞的,就是老师少了点。”
“红星中学不光是老师少,”朱韬介绍了起来。
“四百多个孩子挤在六间教室里,他们那里还实行二部制教学呢,学生们轮流上课。”
“六间教室我去看了,里头黑乎乎的,墙皮剥落,课桌凳残缺不全;寒冬腊月,窗户上的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办公室里几个人闻言纷纷叹气。
钱进沉默了一下,问道:“什么叫二部制教学?”
朱韬下意识的问:“钱总队,这你不知道?”
钱进皱眉:“你知道你赶紧说。”
他现在威势很足,朱韬赶紧回答道:“就是因为教室不足嘛,学生分上午、下午两批轮流上课。”
钱进恍然:“这样啊,我还以为是学校缺老师,两个年级的学生在一个教室上课呢。”
朱韬说道:“对对对,这也是二部制,不过红星初中不是这样的二部制,是上午下午轮流上学那样的二部制。”
他们正在聊着天,很巧,不远处路口的三接头喇叭传来广播声:
“中央决定继恢复高考制度后,还要扩大招生规模,从本年度开始逐年进行有计划、有条例的扩招工作,以方便广大知识青年进入大学深造……”
钱进吹了个口哨招呼一声:“行了,光在这里发愁是愁不出结果来的。”
“走,咱们去学习室,去现场规划一下。”
“看广播新闻的意思,以后学习室一直有用,会有大用。”
学习室里已经有乌压压的备考生在复习功课了。
钱进请来了三位专职老教师,这都是曾经的名校名师,给备考生们答疑解惑是轻而易举。
唯一问题就是备考生们统一在一个教室里复习,你学语文他学数学还有人学物理化学政治,导致老师没办法统一解答难点疑点,只能逐个解答。
这样效率很低,搞得老同志们很辛苦。
钱进进去数了数人头。
三百八十人。
还是不少。
不过这大房子里巅峰时期有超过六百考生在备考!
老师们已经知道钱进决定改建学习室的念头,看到钱进带着一群人到来,他们便端着茶杯离开,将现场交给钱进和劳动突击队。
钱进简短的解释了改建学习室的目的,备考生们很理解。
他们比外人更能体会待在一个大教室里学习不方便的感觉。
钱进招呼学生们往前挪,然后开始发号施令:
“振涛,你带人先清理后面桌椅杂物,这几天没什么雨雪,都搬到外面去。”
“大勇,你带人负责测量尺寸,按照设计图纸来划分区域。”
“咱们先把准备工作做好。”
清理工作开始不久,钱进联系的《海滨日报》记者赶来了。
记者名字很普通叫张明,他接到居委会的电话后就闻讯赶来采访。
钱进从梯子上下来,张明趁机抓拍了两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