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吾读小说网>书库>都市青春>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130章 新婚之夜(特殊一夜求月票)

第130章 新婚之夜(特殊一夜求月票)

>
  在现在这个住宿环境下不适合做,那么招待所还真是唯一选择。

  她对此也有一些心理准备。

  现在住宿条件太差了,有些新婚夫妇家里两三个房间结果住十来号人,这种情况下小两口有时候只能去招待所。

  钱进没解释,他很喜欢看女老师含羞带怯的样子。

  女儿家最美的时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魏清欢收拾碗碟要走,他拦下人赶紧说:“这大冷天你去刷碗?冻着你怎么办?”

  女老师甜滋滋的笑。

  真会心疼人。

  钱进去用热水调凉水:“嗯,温水刷锅刷碗就没事了,绝对冻不着了。”

  魏清欢抱胸看他。

  钱进多看了两眼:“逗你玩呢,你做饭我刷锅,我这人一点都不大男子主义。”

  “有朋友的弟弟从边疆邮寄了干果,这次又有巴旦木,还有无花果和杏干,葡萄干更是给了一大包,后面你可以拿给你同事分一下。”

  一听有干果可以吃,而且是很大个的巴旦木,女老师眉开眼笑的。

  钱进推了张爱军一把:“瞪个大眼睛看我干什么?显得你很可爱吗?”

  “眼睛这么大这么亮怎么没有点眼力劲?去刷碗呀!”

  张爱军:我?

  22号是高考最后一天。

  很多人的命运就在这一天被决定了。

  下午最后一科考完,钱进写了请假条进行早退,骑上自行车去人民夜校等待魏清欢。

  年龄不同的考生们走出来,有的意气风发,有的愁眉苦脸,更多的是忐忑不安。

  魏清欢将收好试卷封存入档送走,便快步来找钱进:“哇,你怎么带这么大个包?”

  钱进车把上没挂他习惯携带的挎包,而是一边一个大包。

  他没有解释,等魏清欢侧坐后座,便踩着二八杠自行车去往民政局。

  区里民政局是一座大院,里面好几个青砖小楼,大门口两侧各有标语。

  一侧是早婚早生误终身,晚婚晚育幸福长。

  一侧是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

  钱进哈着白气拦住戴红袖章的门卫:“劳驾,同志,办理结婚证明是在哪个楼?”

  门卫点点头,用冻红的鼻子指了指墙上告示。

  斑驳的石灰墙上贴着七八层新旧不一的通告,最上层红纸写着:

  即日起恢复婚姻登记职能,原各单位签发的结婚证明需重新备案……

  钱进疑惑:“什么?我们还没有登记结婚呢,今天是第一次来登记。”

  门卫指向中间一栋楼:“那你们进去排队行了。”

  钱进领着魏清欢进门,大厅里飘着煤球炉的硫磺味,长条椅上有不少夫妻在等待。

  原来过去十年很多政府机关单位失去职能,民政局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这单位直接没了,群众结婚有的地方都没有结婚证了,就是单位或者社区居委会开一张婚姻证明,农村地区是公社给开证明。

  今年海滨市恢复民政局职能,开始对过去的婚姻情况进行合法登记。

  他们一进去,有穿劳动布工装的中年男人正举着张发黄的纸向工作人员喊:“我们是六八年结的革命婚,军代表给按的手印!”

  还有人在问:“到底补办到几号了?我们从中午等到现在了。”

  钱进脸色微变。

  糟糕,今天登记不上?

  还好初婚登记的和更换证件的在不同柜台开展工作。

  初婚登记的快,因为只要有单位或者街道给出的证明,加上登记所需的材料齐全一般可以现场办理一张结婚证。

  有些人的证明材料不符合标准,这样得集体审查会耽误时间,拿证需要几天甚至一两个礼拜。

  而更换结婚证的可就麻烦了,他们只有婚姻证明,然后不同单位不同地方的婚姻证明还不同,导致需要多一个集体审核的过程,于是办理的更慢。

  钱进两人去领了号,没半个小时,便有办事员从绿色木窗后探出头喊:“115号。”

  办事柜台上有玻璃,如今玻璃已经破损,裂痕像蛛网般蔓延,将下面展示的新式结婚证切割的模模糊糊。

  “单位介绍信,街道证明,户口本,照片。”工作员敲敲掉了漆的搪瓷缸,缸底沉着厚厚一层茶垢。

  魏清欢解开棉袄扣子,从贴身衬衣口袋掏出个塑封袋,她的资料都被精心保存在里面。

  资料齐全,工作员迅速审核然后点头:“男的25周岁女的24周岁,行,符合晚婚标准,那你们今天能拿证。”

  检查过资料无误,他拉开抽屉取出印着“计划生育宣传员”的搪瓷牌别在胸前:

  “现在提倡一对夫妇生育间隔四年,你们要为国家四个现代化考虑……”

 &

上一页下一页